书籍资料库

遗落秋风的叹息-图说北齐高洋墓

摘要: 遗落秋风的叹息作者: 朱岩石出版社: 重庆出版社副标题: 图说北齐高洋墓出版年: 2006-5页数: 125定价: 17.80元ISBN: 9787536678019内容简介你知道北齐皇帝高洋是怎样一个人吗?这本通俗易懂、图文并茂的考古学读本,将我们带入这位皇帝陵墓的考古发掘现场,让读者走进血火纷飞的南北朝,零距离地去领略一位颇具军事才干、但却残暴无度的恐怖皇帝,去游览一 ...

遗落秋风的叹息作者: 朱岩石
出版社: 重庆出版社
副标题: 图说北齐高洋墓
出版年: 2006-5
页数: 125
定价: 17.80元
ISBN: 9787536678019
内容简介 
你知道北齐皇帝高洋是怎样一个人吗?这本通俗易懂、图文并茂的考古学读本,将我们带入这位皇帝陵墓的考古发掘现场,让读者走进血火纷飞的南北朝,零距离地去领略一位颇具军事才干、但却残暴无度的恐怖皇帝,去游览一个鲜为人知的华丽时代。

  本书是一部图文并茂的通俗性考古学读本。它将我们带入北齐皇帝高洋墓的考古发掘现场,让读者走进血火纷飞的南北朝,零距离地去领略一位颇具军事才干、但却残暴无度的恐怖皇帝,去游览一个鲜为人知的华丽时代。

作者简介  · · · · · ·
朱岩石,出生于北京市西城区;198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考古系;于日本国学院大学获历史学博士学位。曾任东京国立博物馆非常勤研究员、日本东北学院大学客座教授。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汉唐研究室副主任、日本早稻田大学丝绸之路研究所客座研究员。

目录 
※聆听远古的足音(代序)
一、通往湾漳之路
1.从京广线南下
2.曹操“七十二疑冢”与北朝陵墓群
3.北朝陵墓群调查
4.开进湾漳村
二、走进湾漳壁画墓
1.初见帝王威仪
2.踏过莲花地毯的仪仗队
3.朱雀门中睡国宝
4.被侵扰的武士
5.锁定陵墓主人
三、来自北方的狼
1.苍狼出世
2.双面皇帝
四、乍现盛世曙光
1.无声的见证
2.华丽时代
3.迷雾重重
尾声:秋风吟


一、通往湾漳之路
1.从京广线南下
列车在辽阔的华北平原上风驰电掣地向南飞驰,车窗外不断闪过一株株笔直的白杨树。和风吹送着一片片整齐的麦田,漾起一轮又一轮金色的波浪。在田间简易的马路上,一些上点年纪的冀中汉子,就像高家庄的乡亲们一样裹着白色的头巾,吆喝着大车往来奔忙,一幅丰收在望的忙碌景象。
西侧的车窗外,有一条南北走向的山廓一直隐隐地伴随着列车南下,那就是著名的太行山脉。当西沉的夕阳渐渐游移到那遥远的山廓之上,人们眼前出现了一条不算太大的河流。这是一条在中国历史上很有名的河流,相传2300多年前,一个当地的地方官吏为了治理此河,曾把一个危害地方、为"河伯"四处张罗童男童女的老巫婆扔进了滔滔的河水。后来,这个故事被写进了中学的历史课本,成为中国老百姓津津乐道的话题。
这条河流发源于山西省东南部的太行山腹地,有清漳、浊漳二源,在河北省涉县合漳村汇合后,称为漳河,流域面积达18200平方公里。
当漳河流经冀、豫两省的交界地面时,车窗外不断有大大小小的古代坟丘从人们眼中闪过。望着那矗立在苍穹下的巨大土丘,人们不由得涌起一阵思古情怀--眼前这片广袤的土地上,曾有过怎样的辉煌呢?
这里是河北省最南部的磁县地界,地处华北大平原的腹地,曾经是中国历史上经济最发达、人口最密集的地区之一。距此向南不过几十公里的河南省北部重镇安阳,就曾经长期成为商王朝的都城;而从此向东5公里,就是著名的邺城了。
据传,春秋时代的首霸齐桓公开始筑邺,战国后归魏国。前面提到的西门豹治邺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魏国大臣西门豹和史起曾先后担任邺县令,在这期间先后开凿了十二渠引漳水溉田,使盐卤之地尽为良田,所以左思《魏都赋》说:"西门溉其前,史起濯其后。"这次治邺的结果是,通过疏浚河道,逐渐使这片土地成为春秋战国时期沟渠发达的区域。古代农业有一个显著特点,那就是灌溉农业,必须有水浇灌庄稼,才可能保证收成,因此,从汉代到唐代,这里一直属于中国最富庶的地区之一。
就在这样一片曾经喧闹一时的热土上,那大大小小的坟丘,必然与历史上一系列大大小小的历史人物相联系。而与这片土地有关的系列人物中,最让人耳熟能详的,莫过于那位在戏剧舞台上抹着白脸的曹操。
2.曹操"七十二疑冢"与北朝陵墓群
史载:建安七年(202年),曹操拜汉丞相,封于邺;建安九年(204年),曹操败袁绍,实据邺城;建安十八年(213年),曹操封魏王,都于邺;曹魏黄初元年(220年)正月,曹操病逝,归葬邺城之西陵。
那么,曹操的陵墓在哪里?这个历史上的谜案,时至今日依然成为人们经久不衰的话题。
曹操的陵墓既然被称为西陵,那么,它就应该位于他亲自规划建造的历史名城曹魏邺城之西。
邺城遗址位于河北省邯郸市最南端的临漳县,邺城以西5公里的磁县境内,分布着大大小小的坟丘--就是那些在列车上引发人们联想的大小土丘。曾几何时,无论是文人墨客、还是当地居民,都把这些墓葬称为"曹操七十二疑冢"。
曹操的多疑与狡黠,在历史上是出了名的。传说曹操死后,为了迷惑人们,保全自己的陵墓不被盗掘,一夜之间在当时邺都的西郊建造了数量众多的假坟丘,然后把自己隐藏在这大大小小的土丘下面。于是,曹操达到了目的,他真正的藏身之地,直到今天仍然迷惑着当世的人们。
北宋时代,人们出于当时的政治目的,开始丑化曹操,此后就连民间戏剧中的曹操,都被描述成白脸奸臣,"七十二疑冢"的传说,更是他多疑奸诈的一个有力证据。宋人愈应符在《曹操疑冢》诗中写到∶
生前欺人绝汉统,死后欺人设疑冢。
人生用智死即休,焉有余机到丘垅。
又云::
《遗落秋风的叹息》试读:七十二疑冢
人言疑冢我不疑,我有一法君未知。
尽发七十二疑冢,必有一冢藏君尸。
这至少说明,早在宋代,人们就已经把邺城西郊的墓群认定为建于三国曹魏时代了,而且还是"大奸臣"曹操本性狡诈的佐证。难怪连崇尚斯文儒雅和绅士风度的宋代文人,说出来的话也几乎等于泼皮骂街:什么机关算尽的七十二疑冢,都给开膛破肚暴露于光天化日之下,你曹操还有藏身之地吗?
宋代以后,疑冢的传说不但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还成为文学作品的素材。以创造鬼怪故事著称的清代文学家蒲松龄,曾在《聊斋志异》中写下了《曹操冢》的故事,描述的内容更是光怪陆离,匪夷所思。
这以讹传讹的曹操"七十二疑冢",在现代考古学诞生以前是难以平反昭雪的。考古学之所以逐渐成熟为一门科学,是因为它独特的理论和方法日臻成熟,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和疑惑不断给予科学的回答。20世纪30年代以后,磁县古墓群的一些出土遗物引起学者的注意,有人开始怀疑:磁县古墓群与曹操"七十二疑冢"或许并无关系?
20世纪50年代,在举国一片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的热潮中,伴随着基础建设的开展,考古工作者发掘了几座磁县古墓葬,结果证实了学者的猜疑--邺城西郊的古墓群,应当属于晚于曹魏王朝300多年后东魏、北齐都城邺城的附属陵墓区,而不是千百年来人们讹传的曹操"七十二疑冢"!
如今的邺城只是一片深埋农田之下的废墟,而在它消逝之前,一直是历代英雄逐鹿中原的历史舞台,3至6世纪的300余年时间里,邺城先后六次成为国都。尽管这个"六朝古都"未能如西安、北京、南京一样幸存至今,但其缔造者的荣耀却无人不晓。
在军阀纷争的东汉末年,曹操通过一系列大大小小的征战逐步强大,而最关键的转折是在建安九年(204年),曹操以弱胜强打败了北方的袁绍,占据了邺,从此他有了强大的财力和人力,在未来的战争中占据着明显的优势。
曹操以全新的城市规划理念兴建了一座划时代的城市。曹魏邺城是第一次依据城市规划有步骤地建设的都城,全城平面为规整的长方形,北部中央是唯一的宫城。贯穿南北有一条鲜明的中轴线,城门、道路、主要建筑群东西对称,这种中轴对称的都城布局一直影响到了明清北京城。曹魏邺城的东西主干道将全城分为南北两大部分,其他主要街道将城区划分为整齐的区域,贵族、官僚、百姓分别居住在不同区域。曹魏邺城彻底改变了汉代以来的都城格局,包括隋唐长安城等中国历代都城都受到曹魏邺城深刻影响,可以说曹魏邺城是中国都城发展史上的里程碑。
然而造化弄人,邺城的命运与过场的帝王将相一起历经着沧桑轮回,曹氏父子对汉献帝玩弄的把戏,很快就报应在孙子曹奂身上,司马昭父子更加富于创造性的表演,为历史的舞台增添了不少戏剧色彩。
如今的邺城遗址分为南北两城,曹魏邺城又称为邺北城。西晋末年的战乱很快祸及邺北城,五胡十六国中羯族人石勒建立的后赵政权首先定都于此。334年,赵主石虎对邺北城进行了大规模重建,史称"三台更加崇饰,甚于魏初"。石氏据邺近20年,极尽奢华之能事,待到冉魏统治者冉闵夺取政权,就在邺城对胡羯人展开了一场种族大屠杀,死者达20余万。此后前燕、前秦、后燕这几个王朝走马灯似地在邺城登台亮相,到北魏统一北方时,邺北城早已凋敝不堪了。
534年,北魏王朝分裂为东魏和西魏,北魏权臣高欢立年仅11岁的元善见为皇帝,因洛阳无险可据,从而迁都邺城,历史上称为东魏。鉴于邺北城毁损严重、迁来的洛阳人口众多,高欢便于紧邻邺北城的南面兴建新城,现又称邺南城。550年高欢之子高洋废东魏孝静帝而建立的北齐政权,也继承并继续修建这一故地新都。
东魏、北齐在建国之初,尚思进取,勤政强国,在与西魏、北周和南朝梁、陈的对抗中,都保持着较大的力量优势,傲然有大国雄风。当其时,邺城人口充盈,物产丰饶,往来其间的不仅有西域的突厥、回纥等少数民族,还有中亚的粟特、波斯等外国人常住于此。一时间,邺城四方商贾云集,天下奇珍汇聚,成为名噪天下的国际性大都市。
《遗落秋风的叹息》试读:北朝陵墓群调查
规模宏大的都市中,分布着皇宫和政府衙门,还居住着皇亲国戚、贵族官僚,当然,还有众多的军队与平民百姓。
都城是活人生活居住的地方,陵墓区则是死人安息的场所。在距邺城约5公里的西北郊外,就是都城附属的皇家陵墓区。居住在邺城的帝王及皇亲国戚死后,就选择这里作为永久的安息之地,它与东魏、北齐邺城的关系,就类似于明十三陵与北京城的关系。今天,它已是国务院指定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然而,人们的习惯思维具有很强的惯性,到现在为止,当地不少人还觉得,曹操的墓地依旧隐藏在那些古墓群中。20世纪80年代中期,当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北工作队在磁县东魏、北齐陵墓区进行调查的时候,还不断遇到热心人为我们提供曹操墓的线索。那一个个线索充满了人们的浪漫想象,也积淀着长久以来当地的传说和演绎。
但不管怎样,考古队的调查还是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大家问得最多的一句话依然是:曹操墓何时才能找到呢?
我们下面的故事,就从这次调查讲起。
3.北朝陵墓群调查
1983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与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共同在邺城遗址建立了邺城考古队,开始了持续至今的考古研究工作。工作几年之后,已积累了不少第一手资料,取得一系列突破。为了更进一步了解邺城的相关情况,考古队决定调查与邺城有关的陵墓区。由于三国曹魏的陵墓区完全没有线索,于是我们决定首先从调查东魏、北齐陵墓群开始。
对邺城西北郊--即磁县东魏、北齐陵墓区的调查,是从1986年秋开始的。
20世纪80年代,负责邺城考古研究的是考古研究所的徐光冀先生。为了让我们这些年轻的后学们尽快成长,他派我去独立完成北朝陵墓群的调查,并不时给予指导。
记得1986年国庆节刚过,我就同磁县文物保管所的两位同行见了面。这是两个很有朝气的年青人,一个叫春雨,一个叫利亚,他们将全程协助我完成这次调查工作。
我至今还记得第一次跨进文保所办公室的情景。一进门,我马上被放在墙角的一筐子陶俑吸引住了。
"从哪里出土的?"我好奇地问。
"讲武城乡农民在平整土地的时候挖到的。"利亚告诉我。
真是太新奇了!几年前在大学学习的时候,我们看到的是书本上的陶俑照片和线图,最形象而直观的接触,便算是标本室陈列柜中的陈列了,但那也只能隔着玻璃窗遥遥地过上一把瘾。现在,这1400多年前的艺术品就摆放在我眼前,更重要的是,我可以零距离地接触,放在手中仔细观察和触摸。
我轻轻拿起一件士兵陶俑,尽管陶俑略有破损,但是鲜艳的色彩、栩栩如生的造型,依然让我感到既熟悉又陌生,还能隐隐嗅到一点从遥远时代透过来的古老信息。
"这样的陶俑在磁县还有不少!磁县文物保管所就有更精彩的北朝时期的国宝呢!"说话的是刚刚跨进门来的磁县文物保管所所长张子英先生。这是一位有着冀中平原典型特征的汉子,他说话的语调很慢很和缓,但话语中透着磁县西部的浓浓乡音。我对他的第一印象是,这是一位热情又和蔼的长者,与他共事能产生一种天然的信任感。
张所长很早就在磁县从事文物保护工作了,文革期间中央美术学院的一些教授被下放到了磁县,张所长对他们倍加尊重和关照。后来,那些"解放"了的美院教授们也给予了涌泉般的回报,他们带领学生,同磁县当地的文物干部一道,发掘清理了东魏的茹茹公主墓,极大推动了磁县文物保护事业的发展。
"您说的是不是东魏茹茹公主墓出土的标本?"我迫不及待地问。张所长笑了笑,没有正面回答。
"你在调查磁县北朝墓群之前,先看看文保所库房的资料吧!"他边走边说,不一会陪我走进了文物库房。
那时候的文物库房从环境到设备都十分简陋,没有宽敞的陈列条件,当然更没有恒温和保湿的设备了。但就在那间简陋的小平房里,我还是受到了强烈震撼。库房中几百件北朝陶俑,给人非常强烈的视觉冲击。这些珍贵的文物中,大量是列队肃立的士兵俑,还有英武的骑马俑、笑容可掬的家内侍仆俑等。
《遗落秋风的叹息》试读:最高大的坟丘天子冢
张所长从一个锁着的柜子中取出一个锦盒,在我面前小心翼翼地打开:"这是茹茹公主墓出土的胡服舞蹈老人俑,不久前还到国外参加了黄河文明展呢。"我接过锦盒仔细观看,那真是一件罕见的艺术品,只见一位头戴高顶胡帽的老人,正沉浸在载歌载舞的惬意中。
茹茹公主墓是20世纪70年代末期重要的考古发现之一。墓主人茹茹公主,是东魏大丞相高欢(北齐尊为神武帝)的儿媳,柔然族最高首领阿那瑰的孙女。当时,东魏王朝为了同雄踞北方的强大一时的柔然族修好,就安排了高欢的第九子高湛和阿那瑰的孙女结成娃娃亲。无奈这桩政治婚姻是短命的,茹茹公主年仅13岁就不幸夭折了。但是由于公主的特殊地位,墓葬被建造在高欢的陵园之中。墓葬中出土的精美壁画,让世人第一次看到了东魏时代的绘画真迹;墓葬虽然曾被盗掘,但是仍然出土了几百件陶俑,我手中的这件胡服老人俑就是其中之一。
我们即将开始的磁县东魏、北齐陵墓群的调查会有怎样的收获呢?带着种种疑问和期待,我在磁县文保所住了下来。
接下来的几个月,我和利亚、春雨用双腿和自行车,跑遍了北朝墓群的120多座墓葬。
我们根据以前文物普查的情况,全面勘查了磁县城南和西南的大片地区,这里是位于漳河与滏阳河之间的平原、山岗地带,大体属于磁县岳城乡、时村营多、讲武城乡、申庄乡、东槐树乡、城关镇、开河乡一带,大约南北15公里、东西12公里的范围。调查工作进行时,正是北国的金秋时节,广袤的原野上,秋风习习,瓜果飘香,遍地浓重而丰富的色彩,激发了我们多少的热情与想象力呵。
北朝陵墓群经过了1400多年的风风雨雨,昔日的皇家陵园禁地,现已是另外一番气象了。广阔的原野上星罗棋布地散落着点点城镇和乡村;铁路、公路布局成网,四通八达,往来的车辆穿梭不息;农田里,人们忙忙碌碌,收获着一年来的喜悦,播种下第二年的希望。
正因为北朝陵墓区地处农业发达的华北原野,陵墓的现存状况也有了各种各样的变化。北朝墓葬原来都有坟丘,基本形状像馒头形,使用纯净的黄土经过层层夯打建成。但在调查的时候我们发现,一部分坟丘虽然还在,但已残缺不全;还有一部分已被夷为平地。
最高大的坟丘是前港村南的"天子冢",直径约120米、高约20多米,我们把它编为第35号墓。经过仔细勘测,结果还是让我感叹不已。我们在坟丘南面发现了遍地的瓦砾堆积,我捡起一块筒瓦残片,发现瓦片泥胎精细,表面黑光发亮,这与邺城宫殿遗址出土的瓦片非常一致。文献记载,东魏、北齐时代宫殿建筑时,使用的陶瓦表面都要涂抹胡桃油,使其坚固耐用,奢侈豪华。我们从坟丘规模、建筑构件的等级标准推测,"天子冢"肯定是一座帝王的陵墓。坟丘南侧,应该有类似于宫殿一类的大型建筑,或许属于陵园内的寝殿吧。
有学者曾经推断,"天子冢"是东魏孝静帝元善见的陵寝。
我们在调查中也发现,一些北朝墓葬的保存现状十分严峻,有的墓葬甚至面临被完全破坏的危险。我印象最深的有两处墓葬,一处位于县城东面的三里屯村,另一处位于湾漳村。
三里屯村的那座墓葬距离滏阳河不远,当时已经塌陷成为大坑,里面汪着积水,勉强能露出水面的,只剩下墓葬入口和甬道上方的挡土墙残存部分了。
位于湾漳村的那座北朝墓,东、南、西三面都是农民的住宅,而且砖造的墓室已经被打开,里面的积水深不可测。我们认识到,像这种现状的墓葬,如果不尽快抢救发掘,很可能受到不可逆转的破坏。
张所长从一个锁着的柜子中取出一个锦盒,在我面前小心翼翼地打开:"这是茹茹公主墓出土的胡服舞蹈老人俑,不久前还到国外参加了黄河文明展呢。"我接过锦盒仔细观看,那真是一件罕见的艺术品,只见一位头戴高顶胡帽的老人,正沉浸在载歌载舞的惬意中。
茹茹公主墓是20世纪70年代末期重要的考古发现之一。墓主人茹茹公主,是东魏大丞相高欢(北齐尊为神武帝)的儿媳,柔然族最高首领阿那瑰的孙女。当时,东魏王朝为了同雄踞北方的强大一时的柔然族修好,就安排了高欢的第九子高湛和阿那瑰的孙女结成娃娃亲。无奈这桩政治婚姻是短命的,茹茹公主年仅13岁就不幸夭折了。但是由于公主的特殊地位,墓葬被建造在高欢的陵园之中。墓葬中出土的精美壁画,让世人第一次看到了东魏时代的绘画真迹;墓葬虽然曾被盗掘,但是仍然出土了几百件陶俑,我手中的这件胡服老人俑就是其中之一。
我们即将开始的磁县东魏、北齐陵墓群的调查会有怎样的收获呢?带着种种疑问和期待,我在磁县文保所住了下来。
接下来的几个月,我和利亚、春雨用双腿和自行车,跑遍了北朝墓群的120多座墓葬。
我们根据以前文物普查的情况,全面勘查了磁县城南和西南的大片地区,这里是位于漳河与滏阳河之间的平原、山岗地带,大体属于磁县岳城乡、时村营多、讲武城乡、申庄乡、东槐树乡、城关镇、开河乡一带,大约南北15公里、东西12公里的范围。调查工作进行时,正是北国的金秋时节,广袤的原野上,秋风习习,瓜果飘香,遍地浓重而丰富的色彩,激发了我们多少的热情与想象力呵。
北朝陵墓群经过了1400多年的风风雨雨,昔日的皇家陵园禁地,现已是另外一番气象了。广阔的原野上星罗棋布地散落着点点城镇和乡村;铁路、公路布局成网,四通八达,往来的车辆穿梭不息;农田里,人们忙忙碌碌,收获着一年来的喜悦,播种下第二年的希望。
正因为北朝陵墓区地处农业发达的华北原野,陵墓的现存状况也有了各种各样的变化。北朝墓葬原来都有坟丘,基本形状像馒头形,使用纯净的黄土经过层层夯打建成。但在调查的时候我们发现,一部分坟丘虽然还在,但已残缺不全;还有一部分已被夷为平地。
最高大的坟丘是前港村南的"天子冢",直径约120米、高约20多米,我们把它编为第35号墓。经过仔细勘测,结果还是让我感叹不已。我们在坟丘南面发现了遍地的瓦砾堆积,我捡起一块筒瓦残片,发现瓦片泥胎精细,表面黑光发亮,这与邺城宫殿遗址出土的瓦片非常一致。文献记载,东魏、北齐时代宫殿建筑时,使用的陶瓦表面都要涂抹胡桃油,使其坚固耐用,奢侈豪华。我们从坟丘规模、建筑构件的等级标准推测,"天子冢"肯定是一座帝王的陵墓。坟丘南侧,应该有类似于宫殿一类的大型建筑,或许属于陵园内的寝殿吧。
有学者曾经推断,"天子冢"是东魏孝静帝元善见的陵寝。
我们在调查中也发现,一些北朝墓葬的保存现状十分严峻,有的墓葬甚至面临被完全破坏的危险。我印象最深的有两处墓葬,一处位于县城东面的三里屯村,另一处位于湾漳村。
三里屯村的那座墓葬距离滏阳河不远,当时已经塌陷成为大坑,里面汪着积水,勉强能露出水面的,只剩下墓葬入口和甬道上方的挡土墙残存部分了。
位于湾漳村的那座北朝墓,东、南、西三面都是农民的住宅,而且砖造的墓室已经被打开,里面的积水深不可测。我们认识到,像这种现状的墓葬,如果不尽快抢救发掘,很可能受到不可逆转的破坏。



1湾漳墓(1):湾漳墓位于河北省磁县湾漳村,当时的国都邺城位于它的东南10公里处。
北朝陵墓群的调查工作结束后,我们把调查情况如实作了汇报。为了妥善保护北朝陵墓群,徐光冀先生、张子英所长与我们一起,再次对三里屯村北朝墓和湾漳村北朝墓进行了实地考察。经汇商后我们一致认为,必须尽快报请国家文物局,申请抢救性发掘。
1湾漳墓(1):湾漳墓位于河北省磁县湾漳村,当时的国都邺城位于它的东南10公里处。
北朝陵墓群的调查工作结束后,我们把调查情况如实作了汇报。为了妥善保护北朝陵墓群,徐光冀先生、张子英所长与我们一起,再次对三里屯村北朝墓和湾漳村北朝墓进行了实地考察。经汇商后我们一致认为,必须尽快报请国家文物局,申请抢救性发掘。
《遗落秋风的叹息》试读:开进湾漳村
结合邺城研究这一大课题,徐光冀先生决定,首先选择湾漳村北朝墓作为我们发掘的目标。
4.开进湾漳村
湾漳村是华北平原上一个不起眼的小村落,坐落在磁县县城西南2公里的滏阳河南岸,分为前湾漳村和后湾漳村两个部分。我们调查的那座北朝墓,正好位于前、后湾漳村之间。
我们在进行陵墓群调查的时候,给湾漳村北朝墓编为106号墓。我们看到,其砖砌的墓室部分已经露出地面,顶部塌陷形成一个大洞,墓室里有很深的积水。村民们因地制宜,把它视为一口古井,把墓室顶部整修成一个简易井台,平常就用这清冽的地下水浇灌附近的菜地。调查时我们曾开玩笑说,用从龙脉引出来的水浇菜,一定会有特殊的味道。当地上了年纪的村民告诉我们,几十年前这座墓葬还有高大的坟丘,但自1958年以来,由于村民大量取土,现在不但坟丘没有了,连砌砖结构的墓室也暴露出来了。
1湾漳墓(12):湾漳墓发掘前外景及墓室盗洞。封土已经荡然无存,墓室顶部的盗洞好像井口,周围的村民都利用里面清冽的泉水浇菜。墓道上还建造了3户农家小院。
在考古队正式开进湾漳村之前,我们进行了各方面的准备。从研究人员的配备,到仪器设备的购置,一直忙活了两个月的时间。我们在收集文献图文资料时,竟意外地发现老地图上标注了湾漳墓坟丘的数据。
如今,墓葬的坟丘虽已夷为平地,但是湾漳村一带北朝时期的地面,应比今天的地面低约1.5米。根据以往的经验我们知道,北朝陵墓的坟丘都是由夯土构筑的,我们推测,湾漳墓的夯土坟丘,在地下应该还有部分残留,首先要通过钻探的方法弄清它的范围。
当考古队在村民们习以为常的目光中开进村后,首先要做的工作就是考古钻探。
负责钻探工作的是考古研究所的工程师曲如忠。这时候的曲工程师已经年近70岁,他是一位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老专家,曾经参加过中国很多著名遗址的考古钻探工作。1983年,当考古研究所邺城考古队一创建,他就参加了邺城的勘探和发掘工作,和其他同志一起在邺城工作队逐渐培养了一批勘探经验丰富的技师队伍,对邺城考古工作做出了重要贡献。记得1985年勘探邺南城的时候,我一边测量记录,一边和曲工程师学习勘探方法,通过识别地层土样去推断地下不同性质的遗迹现象。通过大家的努力,我们不断发现城墙、护城河、道路、城门、宫殿等各种类型的遗迹,埋藏于地下的邺南城也在我们眼前逐渐变得清晰起来。那样的实际工作经历,使我受益终身。
补图26:邺城考古队工作照之一
补图27:邺城考古队工作照之二
湾漳墓的钻探工作大约持续了一个星期,事实果真如我们预想的那样,在地下残存着坟丘的夯土。通过这一个礼拜的努力,我们终于摸清了湾漳墓夯土坟丘的范围。原来的圆形坟丘十分宏大,直径近100米,坟丘的下面有墓道、甬道、墓室,共同组成墓葬的地下部分,总长度约52米。
在墓室西南约100米处,还发现一尊横卧在地面的石刻人像。人像虽然残缺,但从他的服饰还可以看出,这是一尊具有明显北朝特色的石刻人像。
1(11):神道石人像出土情况
在墓室正南方向,发现了一条长270米、宽15米的"神道",高大的石刻人像正好位于神道西侧。可以想象,当年完好时的这座墓葬,是何等的威风八面呵。
在湾漳墓的墓道上,那时有3户农家院落。考古工作的前提是不损害当地群众的利益,所以我们在进行发掘工作时,要花费一些时间解决村民的搬迁问题。就这样,我们的发掘工作整整持续了3年,在合理的安排下,分三个阶段对湾漳墓的各部位分别进行发掘。
《遗落秋风的叹息》试读:初见帝王威仪
第一阶段是1987年,我们首先抢救发掘了岌岌可危的墓室、甬道部分。
第二阶段是1988年,我们一边修复、整理第一阶段中墓室出土的文物,一边搬迁3户村民。到了秋季,我们开始部分发掘湾漳墓的墓道。
第三阶段是1989年春天,我们进行了最后阶段的发掘,主要工作是发掘清理墓道的剩余部分。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北省文物研究所的20多名专业学者的共同努力下,到5月底,湾漳墓的室外发掘工作全部结束。我和考古所的赵永洪是最后离开湾漳村发掘现场的。我们携带着图纸、胶卷、文字记录等全部第一手资料,于6月4日返回北京。
就是这一天,北京发生了那场政治风波。我们目瞪口呆地看着异常混乱的北京火车站,把装有原始资料的包紧紧抱在怀里。见到考古所司机汪亚刚从混乱的人群中快步向我们走来时,简直就像看到救星一样,我们那一颗悬着的心才稍稍放下来。我和赵永洪无言地回到研究所,第一件事就是把全部资料稳稳当当地放入保险柜。
湾漳墓的发掘过程是复杂而曲折的,为了方便读者阅读,我下面的讲述,不是按照发掘的时间顺序一步步展开,而是依照实地参观的视觉先后,从地面到地下,从墓道经过甬道,最后到达墓室这样一个过程,把湾漳墓一一介绍给大家。
下面就请跟随我挥动的小旗,一起走进历史,走进那个华丽而血红的时代……
二、走进湾漳壁画墓
1.初见帝王威仪??
从春秋战国时代开始,大型的陵墓在地面上都建造着封土坟丘。提到封土坟丘,大家印象最深刻的应该是秦始皇陵的高大土丘,它巍峨壮观地矗立于关中平原上。汉王朝继承了很多秦制和传统,如果大家去西安参观旅行,在咸阳机场通往西安市内的高速公路两侧,可以看到西汉皇帝、皇后陵墓的高大坟丘。秦汉时代的墓葬坟丘独具特点,形状犹如金字塔,呈覆斗形,底边接近正方形。这样的传统在南北朝时代发生了变化,坟丘变成了像馒头一样的半球形。
1湾漳墓(10):一进入湾漳村,就可以看到湾漳墓的神道石人像。
魏晋十六国南北朝,是中华民族大融合时期,匈奴族、羯族、鲜卑族、氐族、羌族逐鹿中原,纷纷建立王朝。"五胡乱华"是后来封建史学家对那个时代的概括,这当然是站在所谓正统的立场上歧视少数民族的观点。实际上,当时很多少数民族融入汉民族当中,为中华文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活跃的丝绸之路促进了东西文化的交流,很多北方骑马民族进入中原地区,也带来新的风俗习惯。
那是一个开放时髦的时代,那是一个华丽奔放的时代,人们接纳各种思潮、各种文化、各种风俗的心态非常平和,正是经历了南北朝时期空前的动荡和融合,才为随之而来的高度发达的隋唐文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礼俗,有的一直延续到今天,这里从埋葬习俗方面看一个小例子:秦汉时代传统中使用的棺材是一个规矩的长方体,贵族使用的长方体木棺非常讲究,表面髹漆彩画;今天使用的传统木棺形状却不是长方体了,而是头大尾小。这个变化实际上出现在十六国的北朝时期,或许和北方骑马民族的风俗习惯有关系,谁又能想到,这样的习俗居然能将影响延续到21世纪呢。
发展到今天的中华文明,是各个民族贡献的结果,这包括延续到今天的民族,也包括消失在历史长河中的民族,没准我、或者你、或者他的血液里,还流淌着匈奴族、鲜卑族等的基因呢!2湾漳墓陶俑(20):428号仪仗侍卫俑
从旧地图资料看,原来湾漳墓的坟丘非常高大,高度近25米。也就是说,它的封土高度,和北朝陵墓群现存规模最大的"天子冢"基本一致。关于这个封土堆的高大,还有一个无法证实的旁证,据当地的一个老乡讲,战争年代,这个坟丘的顶上曾经降落过两架军用直升飞机。遗憾的是20世纪50年代以后,农村平整土地的热潮殃及了湾漳陵墓,高大的坟丘不但被夷为平地,最后连墓室也被破坏了,墓道上还建筑了农家的院落。我们通过钻探的方法了解到了封土坟丘的范围,坟丘底部形状近似圆形,推测原来应该呈半球形,这是一种北朝时期流行的式样。整个墓葬坐北朝南,坟丘中央的底下就是墓室。墓室向南,依次有甬道和斜坡墓道,斜坡墓道一直通往当时的地面。
《遗落秋风的叹息》试读:踏过莲花地毯的仪仗队
通过考古钻探,我们可以大体复原湾漳墓的地上建筑情况:
陵园南部有通往墓室的神道;神道东西两侧建筑有祭祀用的享殿,享殿的夯土建筑台基已经发现,它的范围超过2000平方米,距离北部墓葬封土约有200多米;经过享殿向北,神道两侧排列放置着石雕人像等神道石刻,现在仅存神道西侧的一件石刻人像。这件石刻人像很高大,超过3米,面部已被破坏,但从石人的服饰特征可以判断,他是一个北朝官吏的形象。据村中老人介绍,早年在此石刻人像的东面,另有一石刻人像,已埋入土中,但是我们在周围反复钻探,也没有找到那件石像;经过神道石人再向北大约50米,就接近斜坡墓道的入口了,这里也是高大坟丘的边缘。
如此规模的地上陵墓建筑,显示出其帝陵的规格。由此我们初步推断,湾漳墓是北朝时期的一座帝陵。古代帝王的陵墓都非常重视神道建造,这里既是陵墓建筑的轴线,也是祭祀、下葬的必经之路,同时它也是帝王尊严与权威的象征。

2.踏过莲花地毯的仪仗队
湾漳陵墓的墓道全长37米,上口部略宽于底部,上口宽约4米,下底宽约3.5米,横断面呈倒置的梯形。墓道底部由南向北深入地下,形成一条南高北低的斜坡状通道,坡度达14度。墓道南端通往北朝时期的地面,与陵前的神道相对接;深入地底的墓道北端,与甬道入口衔接,从这里的底面计算,距离墓道开口处的地表深达9米。
墓道东西两侧的壁面制作考究,两壁在先经挖掘成形后,再垒砌土坯墙,厚度约为0.5米~1米,愈靠近墓道底部愈厚。土坯墙外抹草拌泥,其外再抹厚1厘米的白灰,白灰壁面上绘有精美的彩色壁画。墓道底的斜坡地面,也有一层薄薄垫土,经过夯打再抹草拌泥和白灰,白色的墓道地面上也绘有地画。



1湾漳墓(14):湾漳墓斜坡墓道与地画
湾漳陵墓的壁画是北朝时期的绘画精品,它是一个时代的影子,为我们讲述了一段消失在时间深处的故事。下面,就请跟随我一起,从斜坡墓道走进湾漳壁画墓,走进一段绚丽的历史。
踏进斜坡墓道,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华丽的地画。洁白的地面上,绘有三条纵列的图案。正中间一列绘有硕大的莲花,粉红的莲花为八瓣仰开形状,花径达1.35米。这些莲花共有14朵,从墓道进口一直向北侧墓室方向排列开去。大莲花的两侧图案较窄,是缠枝忍冬、莲花的装饰纹带,色彩艳丽,绵延不断。三列画面之间,有暗红色栏框间隔。墓道中的地画,总面积达120平方米,远远望去,恰似在斜坡墓道中铺上一幅巨大的地毯。
北方骑马民族有使用毛织地毯、壁毯的习俗,有关的遗物,在丝绸之路的考古发掘中屡见不鲜。像湾漳壁画墓墓道一样模仿地毯的装饰手法,在北朝时期还有其他实例,如1979年在磁县发掘的东魏茹茹公主墓,曾在斜坡墓道上发现过类似地毯的绘画痕迹,但是无论地画保存状况,还是图案设计水平,都无法同湾漳壁画墓相比。
北朝墓葬中的地画,是一种非常独特的装饰手法。一方面,它显示了浓郁的北方民族特色。北魏和东魏,都是鲜卑族王朝,北齐虽然不是鲜卑族政权,但身为北齐皇族的高氏,却属于鲜卑化的汉人,因此在北朝的陵墓中,这样的装饰手法并不奇怪;另一方面,地画的有无,也是墓葬等级高低的标志。湾漳墓的地画,同它的地面建筑规格相呼应,它的帝陵身份得到进一步确认。
再来看看墓道的两侧,东壁和西壁的壁画,为前后关联、上下呼应的两幅巨大画面。因为墓道是斜坡形状,所以宏观来说,东西墓道的壁画近似直角三角形,每幅壁画的面积就接近320平方米。这也是到目前为止,发现壁画面积最大的北朝墓葬。
湾漳墓的斜坡墓道在下葬之后,全部用纯净的黄土,经细细夯打一层一层填实。当我们细心地把墓道中的填土清理干净,东西两壁的壁画才慢慢显露出来。这些壁画虽然受到夯筑时填土的挤压,部分画面出现折皱,但是由于没有任何后期的人为破坏,画面保存得比较完好,画面内容也十分完整。
《遗落秋风的叹息》试读:墓道壁画人物
墓道东西两壁上,各绘有53人组成的仪仗队列。东壁队列以青龙为导引,西壁队列以白虎为前驱,正迎面从北向南徐徐走来。两壁的青龙、白虎巨像,均通长4.5米,巨大的身躯流畅生动。从透视的角度看,东西两壁的人物队列都排成两队,每个人物的尺寸都和真人的实际身高接近。东西两壁共有106人,每个人物都个性鲜明,栩栩如生。当你走在墓道中的时候,东西两侧的人物仿佛不是绘制的壁画,而是正从你身旁走过的依然沉浸于哀痛、肃穆情绪中的送葬仪仗队列。创作这么多的仿真人物形象,如果没有大量写生资料的积累,是无法想象的。
走到东壁仪仗队列的第5号人物身旁时,你会不由自主地放慢脚步。这是一位仪表堂堂、手握仪仗用剑的北朝官吏,他正徐徐前行,长圆形的面庞丰满圆润,两眼默默地平视前方,那两片紧抿着的双唇,显示出十分凝重的表情,让你一下子就感受到了葬仪的肃穆与庄严。
这个人物的创作十分成功,绘画的笔法细致入微,连眉须鬓发也是一笔一笔地绘出,丝丝不乱,同时又没有呆板造作之嫌。他的头上戴着官吏专用的帽子平巾帻,外面披着淡青灰色的圆领长袍服,里面的上衣为暗红色,腰间扎系有皮革制的腰带,下穿白色的大口裤,脚着单鞋。
在墓道壁画中,有很多人物都穿着这样的大口裤,它是南北朝时期流行的一种服饰。这种服装样式,也是在南北文化相互交流中逐渐形成的,它是北方骑马民族的服饰文化与中原地区传统服饰文化相互融合的结晶。中国北方气候寒冷,游牧民族终日与马为伴,所以不能穿著中原地区传统的裙、袍等服装,而是穿着方便实用的连裆裤子。而在汉晋时代的中原地区,传统文化中的汉人,日常穿著的是袍、衫等长衣服,或者穿著上襦下裳(裳就是裙),根本没有今天意义上的裤子。即使穿著所谓的"裤",其主要功能也是为了腿部的保暖,即两条裤腿是分开的,没有裆部,那种样子类似于今天的套裤。现在听起来似乎可笑,但现实就是汉代家境贫寒的人,基本上连那样的套裤都不穿。战国时代以后,北方游牧民族穿的是有裤裆的裤子,这又可以称为合裆裤。合裆裤不仅行动方便,而且节约制作材料。
从出土文物和画像石等资料来看,中原地区汉代已经出现了合裆裤,首先接受它的是下层的劳动者和军队;南北朝时期,裤子的形式发生了相当大的变化,它是向现代社会上衣下裤形式发展的转折期。在这个时期,裤子已经被社会各个阶层的人士广泛接受。
北魏孝文帝改革,目的是为了摆脱鲜卑族落后的政治制度。相应地在服饰文化方面,当时追求的是中原传统中的褒衣博带,所以北魏官员的朝服是上衣下裳,这样的形象在湾漳墓的墓道壁画中可以见到。如东西壁壁画第20-32人,他们都穿着上衣下裳的朝服。
大口裤在南北朝时期流行,也是满足了社会追求褒衣博带的心理需求。大口裤的裤腿非常肥大,和今天的裙裤几乎一样,穿着大口裤既有裤子的便利,又有穿着下裳的效果,因此也可以作为朝服来使用。例如东西壁壁画的第16、17人,他们下身是大口裤,脚上穿履,乍看起来和下裳没有什么区别,再配合上身穿的褶服,同样具有褒衣博带的朝服效果。
一般的人为了行动便捷,经常在膝盖附近用带子把大口裤扎起来,成为文献中记载的所谓"急装"。北朝时期军卒陶俑,包括湾漳墓出土的大量陶俑都穿着的大口裤,都是急装式样;在墓道壁画仪仗队列中,也有很多把大口裤扎系起来的人物形象,如第1-4人。
由于墓道壁画人物和真人大小一致,所以绘画纪录下的服饰资料,成为弥足珍贵的时代写真。
当你置身于墓道两侧的壁画中间,可以看到两壁绘制的仪仗队列布局完全对称,排列组合一致,而且每一个人都持握着不同仪仗。从他们的排列方式和手中持有的仪仗,我们可以看出一定规律:
在仪仗队列中前导开路者和警戒的军士,都手持长槊等仪仗长兵刃;紧跟其后的,有的手持仪剑,有的拿着长弓、盾牌,也是威严和警卫的象征;再后面,出现了手持笏板的文吏形象,和一些手持旌旗、伞盖、扇形仪仗的官员,他们都身穿朝服,面容庄重,这是仪仗队列的核心部分。根据相关的文献记载,这些高大华丽的旌旗、伞盖等仪仗,是属于皇帝的专用品,其余人等不得滥用;再往后,跟随着1个执旗官员和6个持节官员,东壁官员执青龙旗,西壁官员执白虎旗,这些应该是护卫随从中心的仪仗;队列的最后面,还有一些手握仪仗的文官和武将。在接近甬道的最北面,有一个廊庑式建筑,建筑之下排列5人,他们站在凭几的后面,手执一种被称为"绣氅"的仪仗用旗帜。
《遗落秋风的叹息》试读:两侧的仪仗队列
这两侧的仪仗队列,是北朝时期仪仗制度的真实反映,它重现了1500年前那一幕豪华的出行典礼。由于仪仗队列执举着皇帝专用的卤簿仪仗,我们可以进一步断定:湾漳墓的主人是北朝时期的一位皇帝。
什么是卤簿仪仗?中国封建社会有着严格的等级制度,不同身份的官员,应该乘什么样的车、住什么规格的房子、穿什么色彩式样的服装等,都是有严格规定的。官员外出使用的随从护卫称为卤簿仪仗,秦汉时期创制了卤簿仪仗制度,被以后的历代王朝所延用。
卤簿仪仗包括不同形式的车舆、服饰、礼仪用旌旗、器物、武器等等,历代王朝都制定了一套繁缛的礼仪制度。皇帝使用的卤簿仪仗,分为大驾卤簿、小驾卤簿和法驾卤簿。从文献记录可知,北魏孝文帝改革时,曾依据旧的典籍制度创制了卤簿仪仗中的五类主要车辆;东魏、北齐基本继承了这套仪仗制度,没有作大的改动。
北魏时期规定,用于军戎大祠的大驾卤薄,使用车辆81乘;用于巡狩小祠的法驾卤薄,用车36乘;用于游宴离宫的小驾卤薄,用车12乘。
湾漳墓壁画中的仪仗队列,与文献中记载的北魏皇帝三驾卤薄存在很大差异,因为壁画中没有车马行列。尽管如此,我们还是通过文献的记载,将壁画中官吏手执的一些仪仗,与皇帝卤簿仪仗进行了对比研究,最终确定了其中大量仪仗是属于皇帝的专用仪仗。例如东西两壁第20至第30人,他们手执的仪仗都属于皇帝仪仗,其中第25人至第30人,手执的仪仗被称为"节"或"金节"。古代素有"见节如见君"的说法,可见"节"是权力的象征,高级官吏外出的时候都要高举金节,一路开道,畅行无阻。在敦煌,有一幅叫做"张义潮出行图"的著名壁画,张义潮是十六国时期敦煌地区的最高行政长官,在他的出行行列里就有一个人高举金节。在文献中,可以看到不少皇帝在重大礼仪场合使用金节的记载。湾漳墓的墓道壁画中,竟然集中出现了12个身着朝服的朝廷大员,他们每人手执一个金节,这是任何贵族和高级官吏都不可能有的排场。
沿着斜坡墓道越走越深,仪仗队列也接近结束。在你仔细欣赏卤簿仪仗中的众多人物时,肯定会被东西两壁第42个人的形象所吸引。这两个人分别是东西仪仗队列中唯一的武将。
西侧的武将头戴用鱼鳞甲片制成的额护,额护的中央悬挂一颗红色的绒球,额护下面还有帽子。上身穿着由护颈、披膊、身甲构成的两当铠甲,铠甲绘画得非常精细。护颈甲较高,甲片为纵向波纹状,并与披膊衔接。身甲也由鱼鳞甲片构成,从上到下有11排之多,每一排达30个甲片以上,前后身甲由肩部的扣带连结。两腿还有防护用的裙甲。所有甲片上,都绘制出点点红线,应该是甲片之间连缀的表现。全身铠甲的每个部分都有红色带状边缘,估计表现的是铁铠甲的皮质包边。在铠甲之内穿有窄袖衣,下身穿的是膝盖扎束带子的大口裤。画家表现了这个武将在行进中回头张望的瞬间,双目炯炯有神,两道剑眉紧蹙,从他高挺的鼻梁、发达的连鬓胡须看出,他具有北方民族的血统。绘画线条流畅,色彩使用了晕染、平涂结合的技法,一个略带忧伤、英武剽悍的将军形象从壁面呼之欲出。
匈奴、鲜卑等少数民族在进入中原地区以前,社会发展比较落后,多为游牧经济,他们擅长骑射,拥有的主要军事力量便是骑兵。由于北方军队的核心力量是骑兵,也促进了战马和骑手防护装备的发展。因此北朝时期,像上面那位武将使用的两当铠甲就非常流行。
两当铠甲的名称来源,是由于它的式样与一种叫"两当"的衣服形状相似。据文献记载,"两当"衣有点类似于今天的坎肩,在它的肩部有连接前后片的扣带。常见于南北朝时期的两当铠甲,可以在汉代的铠甲中找到其渊源,不过真正意义上的两当铠,是在三国时期才开始出现。在《太平御览》中引用了曹植表,上面记载:"两当铠,十领,兜鍪自副;铠百领,兜鍪自副。"可以看出,三国的曹魏军队装备了两当铠甲,它比同时期的一般铠甲在数量上要少得多,大约只占到百分之十,这反映出两当铠甲在当时还属于一种新式的优质铠甲。南北朝时期,两当铠成为军队铠甲的主要类别,在北齐河清年间制定的宫卫制度中,左、右卫将军都身披两当铠甲,它也成为武官的主要服制。
《遗落秋风的叹息》试读:地下水出现了
在墓道壁画中,除了卤簿仪仗的106个人物外,在仪仗队列上方的天空里,还奔翔着35个各种类型的翼禽翼兽,彩云、莲花、忍冬和宝珠等装饰类图案分布其间,渲染出天境的神奇与玄妙。青龙、白虎、朱雀、玄武这类神兽,是中国传统思想的产物,而莲花、忍冬和摩尼宝珠,又是佛教寺院中常见的装饰图案,它们在湾漳墓中的和谐组合,也显现出多种文化思想的交融,它是南北朝时期的时代风尚。
湾漳壁画墓的发掘过程是复杂的,尤其是整个墓道壁画的清理过程异常艰难。
单从墓道的一组数据,我们就可以想象出发掘现场的这份困难了。墓道上端开口的宽度只有4米,可墓道最深处将近9米,如果把37米长的墓道中的填土全部挖开,东西两壁就会由于支撑力不足而迅速垮塌。这不仅仅关系到文物的安全,也关系到发掘现场每一个人员的人身安全。
当时,参加发掘工作的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省市县的文物专业人员,共20余人,分为4个小组协调工作。这4个小组分别承担着发掘清理、照相录象、临摹绘图和揭取保护等工作。由于北京工作的原因,徐光冀先生没有亲临墓道发掘现场,现场总指挥就由刘观民先生代他负责;我具体负责发掘小组的工作,同时协助观民老师总协调各组工作进展。
在进行发掘程序方案的讨论时,大家都为保证壁画资料的完整性而争论不已。每次讨论或调整工作预案的时候,我都会善意地对任何观点横挑鼻子竖挑眼。赵永洪是我北大的学弟,玩笑似的抬杠是我们间的家常便饭,由此打发着乡村生活的寂寞时光。每当这时,他总会不失时机地哂笑我一番,说我是一个典型的"杠头"。
那是一个团结愉快的工作集体,每个参加者都在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想象力,大家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尽可能安全完整地把壁画揭取下来。我们最后的决定是,将墓道中的填土发掘清理出1.5米以后,就依次进行照相、录象、临摹和揭取,然后再进行下面1.5米的工作,就这样不断重复着,直到墓道发掘全部清理完成。
1湾漳墓(21):本书作者朱岩石先生在墓道中清理壁画
然而,到了工作的后期,出现了一个更为困扰我们的难题--地下水出现了。
当地的地下水面,距离地表不足7米,这就意味着墓道最下面3米多高的壁画,将完全处在地下水的淹泡之中!当发掘到距离地表4米左右的时候,为了降低地下水的影响,我们开始了24小时不间断地抽水作业。当时由于电力紧缺,停电的事时有发生,通过各种努力,我们最终得到了邯郸市和磁县政府的支持承诺,确保我们的电力供应。
虽然得到地方政府的支持,但紧张的电力供应也让他们捉襟见肘,意外的停电事件也时有发生。最终,湾漳墓墓道壁画并没能百分之百地揭取下来,这少量的损失也是由于供电的意外中断。
1989年4月下旬的一天,墓道发掘进入到第二层。那日,我不得不离开发掘现场,花了整整一天时间到外面办事,回来的时候发现,墓道西侧的壁画已被局部清理出2米多高,而且可以明显察觉到,由于壁面过高,壁画已经出现了不稳定的迹象。当时我的脑子轰的一声气往上冲,冲着现场的赵永洪他们大发雷霆:"你们怎么搞的?为什么不按照规定深度发掘?"
1湾漳墓(22):工作人员正在对壁画进行临摹
后来我才知道,负责照相的工程师为了把画面照得更漂亮些,执意要求加大发掘深度,使壁画的裸露面更完整一些。发掘清理组大多是资力尚浅的年轻人,来到考古所也不过三两年时间,明知不妥,却无法顶住压力。我知道,大家的出发点都是希望把自己负责的工作做得尽善尽美,但这局部的尽善尽美可能对全局发生严重的影响。于是我吩咐临摹小组尽量抓紧时间工作,保护组也做好尽早开始揭取的准备。

分类: 中文 研究 书籍资料库
关键词:

最新评论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