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阅读
景迈古茶林传统村落保护实践
图/景迈山传统村落
清源文化遗产
微信号 mobiheritage
北京国文琰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团队自2014年起参与到景迈传统村落的保护、更新工作当中;团队成员深入村寨,驻扎在保护第一线,与村民、管理机构及施工方进行深度沟通,共同商讨并实践如何在保护好传统村落的同时,改善村民生活条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以下为团队成员毕毅在3月19-22日举行的云南景迈山茶文化景观保护与发展研讨会上的发言内容整理。
一. 保护实践工作背景
景迈古茶林位于云南省普洱市澜沧县,“千年万亩”古茶林和分布其间的传统村落,是此遗产地的两大物质构成要素。今天的报告主要围绕近年来我们团队在景迈山针对这些传统村落所推进的一系列保护实践工作而展开。
景迈古茶林遗产区内共有9个传统村落,传统民居保护建筑近400座,数量巨大。2013年,糯干、翁基、芒景上寨、芒景下寨、芒洪入选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2015年国家文物局将上述几个村落纳入了国保省保集中成片传统村落保护项目中。此后国家文物局及地方开始陆续投入大量资金,一系列的保护工作得以逐步开展。
图/景迈山古茶林村落分布
以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为主要目标,地方从2013年起就开始启动各项工作,我们国文琰综合三所于2014年初开始介入,陆续承接了遗产保护管理规划、国保规划的编制工作。在前续工作过程中,我们与地方建立了良好的互信关系,因此有了之后传统村落保护实施工程项目的继续合作。该工程主要包括糯干、翁基等村落的传统民居修缮、环境整治、展示利用工程,以及后续扩展的视觉识别系统设计、周边村落新建建筑风貌控制、民居内部示范性提升改造设计等。在整个工作过程中,我们采用了“动态方案设计+陪伴式全方位驻场”的方式,以便全面落实规划设想,并与管理方一起探索传统村落的保护途径,共同成长。
图/传统村落保护实施工程
我们深知该项目之复杂,仅靠我们的小团队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在工作过程中,积极开展多学科合作,将任务逐一拆解,寻找相关技术力量进行合作。例如与本地团队合作,建立传统民居一户一档;与清华设计院遗产保护所合作,为在建、新建民居做改造方案和导则;与左靖老师团队合作,开展民居改造提升及展陈策划;与刘庆元老师团队合作,开展展示标识系统设计;与地质大学合作,开展文物建筑地质勘测等,另外在文化、社区研究方面,还邀请了社科院、中科院人类学、建筑历史学等方面的学者共同参与。
图/在文保理念指导下跨学科多团队协作
对我们而言,项目的核心任务就是通过一系列的工作,保护遗产地的价值,甚至尽可能强化它。紧扣其“有机演进的持续性文化景观”的特点,我们明确了两大策略——整体保护、活态保护,并将其贯穿于整个保护工作过程中。
二. 整体保护策略
先谈谈整体保护如何实现。从一开始,我们就是将遗产地作为一个完整的生态人文系统去认知的:从景迈古茶林的价值出发,由宏观、中观到微观逐层理解。宏观层面,我们从物质和非物质两个方面,将遗产地拆解成若干构成部分,然后对这些构成,以及更重要的——它们之间内在的生态、文化逻辑进行全面解读;中观层面,我们关注村落在整个文化景观体系中,通过哪些要素去表现它的价值,它的空间形态、结构组织以及与生产生活活动的相互关系;微观层面,深入到各要素,关注要素个体——例如民居的发展演变进程、基本形态、构成方式、价值特征等。
图/宏观—持续演进的文化景观
图/中观—中国传统村落,西南少数民族乡土聚落
图/微观—传统民居,云南傣族版纳型干阑式建筑
同时在工作方式上,力求通过不同层次、不同深度的工作,从总体到细节实现全面把控,使整体保护理念得以贯彻。首先,在方案层面实现整体控制:对应分层次解读遗产地的认知方式,在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上我们都有相应的规划、工程去控制,自上而下贯彻核心策略,同时还可以自下而上进行反馈,对上位成果进行必要的修正。因此,大到整个遗产地的土地利用管理和社会经济调控,小到污水处理设施的选型、景观植物的配置和防虫防腐药剂的选择,我们都进行了全面的控制。
图/方案层面的整体控制
怎样才能保证这些方案都按我们的设想落地?该遗产地规模大、类型特殊、对象多,另由于位处边远乡村、民族地区,政府对百姓约束力相对低,且目前其社会经济正处于一个特殊阶段——即在一个比较薄弱的基础上,正经历着爆发式发展等等,情况异常复杂,不论对我们还是对管理方而言,都没有类似经验。鉴于上述原因,我们决定采用驻场服务的方式,提供方案的同时指导实施,现场与相关各方一起探索,及时、动态的解决问题。
图/驻场咨询指导
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得以对每个问题背后更深层的原因进行梳理。比如,对民居层高和面积的控制,不单是形式比例或功能需求的问题,更涉及公平的问题、资金的问题、人口调控的问题,因此要与村民反复沟通,要与管理方商讨资金使用方式、实施细则、奖惩制度、土地调配,甚至如何在执法过程中理顺法理关系等等。又比如基础设施的落地,管网系统要与消防协调、要与环境部门的项目协调、要与镇区水源调度协调、要考虑区域生态保育等等,因此要与相关各方反复讨论方案对接,从文保的角度对其他相关项目提出意见。
新的工作方式虽然使工作量变得比较庞大,但效果是显而易见的:方案能够得到最大程度的落实,很多问题能够进入源头参与解决,最关键的是随着工程进行,情况不断变化发展,新出现的问题能够得到相对及时的控制和处理。
同时在操作层面,我们和各主要利益相关者一同建立起了共同决策的机制,管理局、项目管理公司、村干部、居民等,都不同程度的参与到了决策过程中。也正是由于这种机制的建立,延展了我们在项目中参与的深度和广度,特别是在非常重要的遗产地管理方面,得以更多实质性介入,比如在管理体系搭建、管理能力提升、技术依据、行政依据制定等方面,我们都能参与其中。地方也非常信任和支持我们的全面介入,让我们有机会直接面对各利益相关方去推进各方面工作,例如开展各类申遗培训、保护理念宣传工作;与各相关方协商对接;与民族头人、村干部等讨论对地方发展的设想;与住户沟通他们的实际需求,同时传达政府的决策、保护理念;与施工方进行经验交流,探讨保护理念、传统技艺与现代施工方式的良好结合;指导、协助施工、监理完成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等等。通过这些工作,基于“整体保护”理念的实践框架得以建立。
图/利益相关者分析梳理
图/建立共同决策机制
图/与施工方交流
图/各村申遗专题培训
图/入户访谈与沟通
图/指导协助施工、监理完成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
三. 活态保护策略
接下来谈谈活态保护策略的贯彻。活态的基础在于人,留住居民安居乐业,是保证其茶文化、茶经济继续保持旺盛活力的关键,所以“以人为本”的理念也是从规划一直贯穿到实施。
从最顶层的规划、政策制定方面,我们就充分考虑了村落保持活态发展的一些客观需求,例如近期新村建设用地的安排、对茶经济发展方向以及相关产业设施的引导策略等。
具体到工程落地,通过一事一议、一户一设计等方式,力求保证人的多样化需求得到最大程度的满足。以传统民居的修缮为例,景迈山传统民居原有居住环境极差,低矮晦暗、人畜共居,甚至建筑本身就有构造缺陷,存在安全隐患。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一味强调严格的原状修复,可以说是不人道的,也是不利于活态保护的。因为一方面民居本身一直以来也是在不断演进的,另一方面,有人居住才能保住这些民居的价值。因此除少量代表性建筑严格保持原状以外,针对其他民居,我们均从安全、适用角度出发,在保持价值特征要素的前提下,跟随其演进逻辑,做了多方面改进,例如二层围板的适当提高,增加亮瓦改善采光等。同时,尊重民俗、习惯,充分考虑多样性保留与个性化处理,例如卫生间的位置、旧料的使用比例、绿化植物的选择等,都充分尊重各户居民的意愿。
图/修缮中对民居构造细节的改良
在此基础上,我们进一步对传统民居的利用进行探索和引导,与户主、管理机构、村委会、投资人等相关利益者一起,进行多种方式的尝试,例如在翁基的展示利用工程中,将遗产价值的阐释展示与传统民居建筑活化利用的各类方式结合起来。村民都信眼见为实,因此我们希望通过一些示范性的改造提升,使他们看到传统民居的利用潜力,同时为便于村民了解具体的实现路径,我们在展览内容中加入了对实用改造技术的介绍,以便村民借鉴。
图/翁基民居室内改造提升设计——左靖团队
对社区的合理建设需求,我们持积极引导的态度。例如对新建建筑的管控,通过编制导则,以景迈山传统元素作为“基因库”修复现状的思路,系统回应村民新建居住、茶厂茶棚的要求,而非仅做“一刀切”的禁止;例如村民想要筹资兴建传习馆,我们也尽可能全程提供技术指导。
图/景迈山新建及改造民居导则——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文化遗产保护研究所编制
四. 小结
在所有这些工作过程中,我们一直在尝试一种社区参与的遗产保护模式,并始终提醒自己,技术团队的作用,是提供技术支持、帮助织补利益相关者间的关系,仅作为一种侧面的促进力量,而遗产地活态保护的主角永远是当地社区,只有当居民、政府、当地企业等等认识到自身文化传统的可贵,达成保护共识,才有希望保住该类遗产有机演进的内在活态动力。
通过这几年各方的不懈努力,虽然目前仍存在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但总体而言这几个传统村落的改观是比较明显的。比如传统民居在原有外观形态得以保留的基础上,居住条件极大改善,得到了村民的广泛认可;当地对自己的资源、文化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社区活力逐步被激发;居民的保护意识、甚至生活观念、审美水平都受到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同时各参与方之间的相互理解在不断加强,民众对于整个保护工作表现出了更多的信任和支持,一些尚未开展保护工程的村落,开始自发要求尽快得到保护整治。更值得一提的是,去年芒景村在一些老者和村干部倡议下成立了芒景布朗族传统文化保护协会,使得遗产保护与社区对接有了更好的渠道。这些可喜的变化对我们而言是激励也是鞭策,接下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希望景迈山的保护和发展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支持。
温馨提示:
扫描下方二维码可查看“清源文化遗产”往期景迈文章合集
为了广大读者今后查阅方便,您还可以在清源文化遗产微信公众平台回复关键词查看相关文章合集。目前平台支持关键词:鼓浪屿、佛光寺、蔚县、景迈、呈坎、团山、碧山、景德镇、太和城、喇家遗址、千佛崖、拉加寺、双林寺、宝梵寺、石窟、壁画、彩塑、城墙、遗址、藏式建筑、乡土遗产。
清源文化遗产
我们是一群工作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第一线的青年,跟您分享实践思考、学术成果、思想碰撞,以及深入遗产地带来的好吃好玩。
*有关于文化遗产保护的话题或疑问,直接微信回复公众号。
微信丨mobiheritage
网站丨www.chcc.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