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前沿

茶马古道视野下的景迈山价值认知

摘要: 北京国文琰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团队自2014年开始参与景迈山遗产保护工作,2016年承担茶马古道研究课题和云南段总体规划,在工作过程中形成了一些初步的认识。以下为团队成员邹怡情在云南景迈山茶文化景观保护与发展研讨会上的发言内容整理,与读者们分享。缘起“茶马古道视野下的景迈山价值认知”是云南省文物局余剑明副局长特意对本次研讨会给出的命题作文。虽然团队自2014年开始参与景迈山遗产保护工作,自2016年承担茶马古道研究课 ...

北京国文琰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团队自2014年开始参与景迈山遗产保护工作,2016年承担茶马古道研究课题和云南段总体规划,在工作过程中形成了一些初步的认识。以下为团队成员邹怡情在云南景迈山茶文化景观保护与发展研讨会上的发言内容整理,与读者们分享。

缘起

“茶马古道视野下的景迈山价值认知”是云南省文物局余剑明副局长特意对本次研讨会给出的命题作文。虽然团队自2014年开始参与景迈山遗产保护工作,自2016年承担茶马古道研究课题和云南段总体规划,但这些年的投入对于像茶马古道和景迈山古茶林这样“宏大”的研究课题来说,依然是远远不够的。目前我们刚完成第七批国保单位“茶马古道”云南、贵州两省的文物调查,四川仅去了一次,还需要再去1到2次。2018年春节前梳理出了茶马古道线路图并发给几位专家学者征求意见,还有不少细节需要更进一步的修正和确认。对茶马古道中的重要节点——如茶山、城镇(如大理、丽江、普洱等)——在整个茶马古道文化线路价值形成的作用和地位,正处于刚刚开始着手研究的阶段。因此,对于《茶马古道视野下的景迈山价值研究》这样一个视野很广阔、研究很聚焦的好题目,深感个人学识积累不足,又仅有2个星期的时间准备,心中十分忐忑。这次与会的都是行业内著名的专家学者,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故此也不揣冒昧,将个人目前对这个题目非常肤浅的一点认识进行报告,其中诸多错漏还请专家领导 批评指正。

茶马古道的“名”与“实”

图/丝绸之路与茶马古道 制图:张依玫

对于茶马古道,首先应从全球视野中国与世界交往的时空范畴中去认识它的价值。在这张图上绘出了中国历史上最为著名的、持续时间也最为久远的三条文化线路:北方的丝绸之路、南部的海上丝绸之路和联系东亚与南亚、东南亚的茶马古道。时间范围上“茶马古道”兴起于唐,兴盛于两宋,在明清达到高峰,一直到现代交通出现后才逐渐淡出历史舞台,一些偏远地区甚至沿用至今。“茶马古道”存在的历史时间比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都要长。从空间范围上看,“茶马古道”分布于中国西部的青藏高原、四川盆地、云贵高原,穿越喜马拉雅山脉、横断山脉等,联络起东南亚、中亚、南亚等国。向东(贵州-广西-广东)、向南(云南红河-越南河口、印度加尔各答)可与海上丝绸之路联系,向北(陕西、甘肃、新疆)、向西(印度、阿富汗)可与丝绸之路联络,其重要性和价值不言而喻。

图/仍在使用的茶马古道 摄影:周伟

图/“cha/tea”全球分布 来源:www.wals.info

用一个语言学的证据【1】来说明茶马古道作为文化线路的影响。这个“语言结构世界图谱”(The World Atlas of Language Structures)网站收录的唯一与中国有关的词就是茶。其中发音cha的地域是红点,tea是蓝点。可以看到全球以cha作为茶发音的区域与丝绸之路、茶马古道的传播线路高度重合,而以tea为发音的地区则与海上贸易线路影响传播的区域高度重合。

茶马古道作为一个文化概念被提出,最早可以追溯到1930年代的“茶马贾道”川康科学考察团。1990年由中国学者“茶马六君子”提出“茶马古道”概念后引发了社会广泛关注,并进入到学术领域和遗产保护领域。目前关于茶马古道的认知仍在探索发展,研究范式仍在建立的过程中。

就茶马古道本质而论,目前我们研究认为它是中国西南的陆上交通网络。说它是陆上交通,是因为中国西南(甚至扩大到西部)的自然地理条件使得其大部分区域难以进行水路交通。“网络”是因为以上这些地区经过上千年的发展逐渐形成不同等级的道路网络,有主路有小路,联系起每一座城市和村落。茶马古道所经的区域因道路的存在和道路往来的人群而发生相互的联系和影响,这是它作为文化线路遗产被研究的“基底”。

以“茶马”来命名这条陆上交通网络是否准确呢?正如大家所知,丝绸之路并不仅仅运送丝绸,同样,茶马也不仅仅是茶马互市或马帮运茶,在这个交通网络中有许多的物资从产地被运送到需要它们的市场和用户,如盐、金属、宝石、皮毛、药材等等。但经过研究,以茶和马这两个最具有代表性的物品来命名这条文化线路是恰如其分的。下面我们要论证一下茶马古道形成过程中茶叶和马的“主体性”。

图/茶马古道线路示意图 制图:张依玫

中国作为世界茶文化的起源已经是确定无疑的事情了。在这张茶马古道线路图上,绿色的区域是云贵川三省的主要产茶区,除了云南,四川、贵州的产茶区在唐代陆羽的《茶经》中都有记载。我为茶圣感到遗憾,因为在他调查中国茶产区的时候,那时的云南由南诏国统治,他没能来到云南,使得他对中国茶产地的记载不够完整。云南茶产区主要是澜沧江流域的临沧、普洱、西双版纳,占全省茶叶总产量的70%~80%;适合种植茶叶的区域向北可到保山的施甸、大理的南涧,向南一直到境外的老挝、缅甸。茶马古道联系了茶产区——云贵川地区与茶叶消费市场——青海西藏,联系起农区和牧区,并且跨越联络了中国地形的第一阶梯和第二级阶梯,这是茶马古道文化线路价值形成的历史地理背景。

茶叶进入青藏地区的历史至少不晚于公元3世纪,在阿里地区出土了青铜茶锅和茶叶残迹,这说明那时茶叶已经被运到了西藏并被品饮。根据学者如云南大学的杨海潮、周重林老师等人的研究,他们提出用“轻度上瘾性嗜好品”来形容茶。也就是说,一旦形成饮茶的习惯就一日无茶可生。正因为茶的这个特点,才形成对茶叶越来越强劲的消费需求。清朝英国之所以要对中国发动鸦片贸易,是因为英国人对中国茶叶的大量需求带来贸易逆差【2】,白银外流导致国库空虚。也才有了后来的植物猎人盗取中国福建、浙江的茶苗、茶果到印度大吉岭试种【3】,并形成了与中国茶叶竞争的印茶。民间的商人不断寻找安全、可靠、成本更低的运输线路,也直接推动了运输茶叶道路网络的形成,如川藏线、滇藏线的开拓,要经过高耸严寒的横断山脉;清末至民国又开拓发展好几条境外线路,如从版纳到缅甸到印度再运往西藏【4】。这都是茶成为世界最受欢迎饮料(之一)的自身魅力所导致,围绕它所产生的茶文化更加添了它的吸引力,并且因宗教、文化人士的推崇而上升到精神享受的层次。

图/云南省茶马古道线路示意图 制图:张依玫

为了进一步说明茶对这个陆上交通网络形成的影响,云南省茶马古道线路图特意加粗了从茶产区(版纳、普洱、临沧)到集散转运的大理、昆明,之后分别向北、西北、东北几个方向形成运送茶叶的线路,这些路可以前往西藏、四川、北京(贡茶),也是云南作为边疆省份与内地、藏区交往的主要线路。清雍正时期普洱茶始作为贡茶,在普洱府设立茶厂、茶局统一管理茶叶的加工和贸易【5】,“普洱名重天下,此滇之所以为产而资赖者也”;运茶的道路一直通往易武、倚邦茶山,“入山做茶数十万人”;说明了茶叶对道路网络形成的影响。

云南驯马育马的历史非常悠久,云南出土的汉代青铜贮贝器上就有了骑手和马的形象【6】。在冷兵器时代,马匹是非常重要的战略物资,对于云南这样的山地环境,马匹又是非常重要的交通运输工具,因此马匹对云南的社会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宋朝在广西横山寨与大理国设立马市,清初吴三桂在北胜州(现丽江市永胜县)互市茶马,这信手拈来的几个例子佐证了云南发展历史上马匹对于政权统治的重要性。明清两朝云南马帮兴起,它所带来的影响一直延续到解放初期。云南有很多少数民族按照区域形成著名的马帮:如德钦的藏族马帮,丽江的纳西族马帮等,一些有实力的马帮不仅仅是“物流公司”,还是“贸易公司”,推动了云南省商品经济的发展。在民间有不少茶马古道或马帮博物馆,都说明了茶马古道在云南民众心中有非常高的认可度和知名度。

茶马古道价值的“生成”和“呈现”

茶马古道这个陆上交通网络是如何形成的呢?我们认为,它是由自上而下的政府和自下而上的民间两股力量合力生成,仅提到其中任何一个方面的推动力量都不足于形成真实、完整的历史认识。例如,《史记.西南夷列传》中所记张骞出使西域时在大夏见到了蜀布邛杖,“使问所从来,曰从东南身毒国,可数千里,得蜀贾人市”,即“蜀身毒道”。当他回到长安后向汉武帝汇报这个情况才引发了汉武帝经略西南夷的雄心,但汉武帝对西南的开拓在云南受阻。“于是天子乃令….使间出西夷西,指求身毒国。至滇,滇王尝羌乃留,为求道西十馀辈。岁馀,皆闭昆明,莫能通身毒国。”这个历史故事说明,在中央王朝了解并深入中国西南边陲之前,已经存在中国西南通往南亚、中亚的民间通道。因地理区位的先天条件,一直到近代,云南与东南亚、南亚的联系比与中央内地的联系更为便捷而直接。这可以解释为什么元代之后云南才正式成为中央政权的一个行省;汉之后所建立的土司制度为何一直延续到共和国成立;为何抗日战争时期会修建滇缅公路、形成驼峰航线。从历史发展的线索来看,中央王朝对中国西南地区的控制是一个逐步加强的过程,并非一蹴而就。所以,茶马古道所指向的这一陆上交通网络不仅仅是商贸通道,它的遗产价值体现在政治、军事、文化、经济多个纬度,这个网络中每条线路形成的历史和它所体现的遗产价值是各有侧重的。

图/云南省茶马古道文物遗存分布示意图 制图:张依玫

图/茶马古道文物现状照片 摄影:周剑平、陈永恒

图/茶马古道文物现状照片 摄影:陈永恒

这张图是国保单位茶马古道云南段的线路和文物点,我们一共调查了9个州市的81处109个文物遗存。研究工作是通过实地调研、查阅历史文献、考古资料、记录采访口述历史等多种方法来认识和理解茶马古道的,真正体验了古人所倡导的“知(晓)行(走)合一”,也开始理解形成茶马古道的地理、历史背景,和其自然人文环境所形成的独特文化魅力。根据ICOMOS《文化线路宪章》和UNESCO《申报世界遗产操作指南》,茶马古道符合突出普遍价值(ouv)的第二、三、六条。在此我不想赘述介绍遗产价值,而是想介绍一些遗产价值研究的方法和由此而来的认识。

图/云南茶马古道与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示意 制图:张依玫

图/茶马古道线路上的传统村落 摄影:朱锐、陈永恒

图/茶马古道上的民族 摄影:陈永恒、张鑫、王国慧

通过将茶马古道线路与云南省内中国传统村落的位置相叠合,可以看出这些村落的分布与茶马古道线路的高关联度。(可能有人注意到在滇东南有比较密集的传统村落分布,那就是昆明-红河州-越南的滇越北线,是云南历史非常悠久的一条联系境外的通道。)道路网络上分布着不同语言、不同气候、不同民族的村寨,不仅每个村寨都是珍贵的乡土遗产,生动地体现了不断延续演进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文化传统;而且,茶马古道作为促进沿线村落、城镇发展的陆上交通网络,促进了区域间建筑、艺术、技艺的交流发展,也是理解和认识聚落发展、民族交往的重要线索。

图/云南茶马古道上的自然遗产分布示意 制图:张依玫

图/茶马古道的自然景观(横断山脉、金沙江、怒江峡谷、高黎贡山、昔归茶山) 摄影:陈永恒

茶马古道所贯穿联络的区域也是中国目前生物多样性保存最好、自然景观最丰富的地区。因为时间关系,这张图仅仅标出了沿途很小一部分自然遗产和风景名胜区。当后人想象马帮开拓茶马古道历史的时候,一定要置身古道所处的自然环境中,才能认识到中国西南民众坚忍不拔、乐观通达的个性,才能了解茶马古道作为全世界海拔最高的陆上交通网络,其开拓者和使用者的血与泪、乐与悲,体会他们世代延续的执着无畏的开拓精神和聪明才智。从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角度考察,它的文物环境、历史景观、生态环境的保护同样是非常重要的内容。

图/云南茶马古道与考古遗址分布示意图 制图:张依玫

叠合考古遗址和茶马古道线路,也可以看到有一定数量的考古遗址分布在茶马古道沿线,从地下遗存的分布可以了解早期人类活动、交往的历史,进一步证实茶马古道网络形成的历史。这些研究和分析帮助理解茶马古道线路为何如此分布,茶马古道是经过历代千锤百炼后才逐步形成的这一最安全、最经济的交通系统。线路变化的本身也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使得解读历史的视野变得更为广阔,理解推动历史发展的各个因素如何彼此关联,而这正是文化线路遗产的特点。

滇南、江外的澜沧

图/茶马古道线路之普洱澜沧 制图:张依玫

在讲述茶马古道对景迈山影响之前,还需要稍微展开介绍一下景迈山所在的普洱市澜沧县。从澜沧县这个茶马古道网络中一个非常次要的节点,试论证茶马古道陆上交通网络形成过程如何受到政府和民间两种力量的影响。澜沧境内茶马古道不属于国保单位认定的文物,因此没有机会实地调研,感谢澜沧县文物管理所李勇所长提供的信息,才得以了解澜沧境内茶马古道的大致走向。

古代山脉和河流作为自然边界往往会影响行政管理边界的划定,澜沧江就是这样的一条河流,有所谓“江内、江外”的地理和文化的分界。这一地区在很长历史时期内是由傣族建立的地方政权,清代改土归流之后,依然保留了土司制度直至民国。先看澜沧江内,大理以南地区的行政中心从南诏、大理国时期的银生城(现景东)到清代普洱府(现宁洱)到现在的普洱市(思茅)和西双版纳州的景洪,城市的兴起和道路的修建反映了中央政府对此区域逐步南下的控制。现在位于版纳境内的古六大茶山清代属车里土司、倚邦土司,归普洱府管辖。而位于江外的澜沧从元代始由孟连宣抚司(现孟连)管理,之前归麓川国(现德宏)管辖。公元1764年孟连宣抚司归顺宁府(现临沧市凤庆县)管辖,因此它境内的道路主要是从现在临沧市双江县往南并折向西连上孟连,并从孟连出境缅甸,这是很长一段时间澜沧境内的主要道路。但在澜沧县境内还有一条联系清代思茅厅(现普洱市)的道路,形成一个近乎十字的格局,现在的县治所在勐朗镇就在这十字交叉的地方。这是怎么形成的呢?

图/联系普洱与澜沧的茶马古道 摄影:周伟

在普洱市思茅区与澜沧县隔江相望的地方,有一段在白马山完整的岩体上开凿出来的步道。这一看就不是官道,是谁开凿的这条道路呢?上面的照片可以看出这条古道所在的自然环境,是谁要穿越这大山大川呢?我推测,可能是民间贸易马帮。这条联系澜沧和思茅的道路在澜沧江上并没有架设桥梁,而是通过渡口联通,也可能和这条道路的人流量有关,或许这条线路并不是特别繁华、非常主要的通道。澜沧归西边的傣族孟连土司管辖有600多年的历史,因为英国殖民缅甸后觊觎云南并引发中缅边界争端和拉祜族等民族起义等原因带来清政府的边疆危机,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将澜沧县划为直隶镇边厅。其范围包括现在的澜沧、孟连、西盟、沧源、双江五县【7】,隶属迤南道。迤南道治设在普洱县城,即现在宁洱县,因此澜沧归入普洱管辖的历史始于清光绪年间。而这条道路的开凿应早于清光绪,有可能是清雍正之后的清中期,因为清中期思茅成为普洱茶贸易加工中心,同时宁洱出盐,澜沧区域的盐供应也从这条路而来。这反映了澜沧县东西走向道路的形成与民间运输贸易有关。

景迈山古茶林文化遗产

图/景迈山茶文化景观 摄影:朱锐

景迈山位于澜沧县南端惠民镇,东边靠近清代车里土司管辖的西双版纳勐海县勐满坝子,西南挨着澜沧县糯福,再过来就出境到缅甸,可谓是“极边”的极边,这是它的历史地理区位。作为澜沧江外的主要茶山,景迈山因成为世界遗产预备项目而名声鹊起,现已与江外其他位于勐海县的茶山并称为新六大茶山。

图/景迈山古茶林 资料来源:澜沧县文体局

图/生态茶园 资料来源:澜沧县文体局

这张鸟瞰照片可以非常直观地看到景迈山大平掌片区的古茶林,古茶林本身其实就是景迈山世居民族采集、狩猎经济的残留。景迈茶山的发展历史大致如下:种茶民族在森林中发现野生茶树,进行人工驯化、栽培,一开始作为药物、食物;随着茶叶贸易的兴起,茶叶可以交换到所需的棉花、盐巴,才逐渐形成了面积约有1178公顷这么大规模的茶林。目前山上现存最老的茶树树龄约四五百年,种植时间不晚于清代。上世纪90年代云南省茶科所为了提高云南茶叶产量进行现代高产茶园改造【8】,澜沧县惠民镇也是试点之一。景迈山建设有3598公顷现代茶园,并在2000年后改造为生态茶园,反映了现代茶业种植技术的发展。因此,景迈山作为茶山,茶产业发展的每一个阶段在此都有完整的例证,其茶种植技术的发展演变在云南茶产区具有代表性、典型性。

图/采茶 摄影:张红 制茶 摄影:沙伟

图/制图:张依玫 摄影:马志民、翟珊珊

图/秋季的收获 摄影:张鑫

景迈山不仅茶种植技术的物质例证完整,景迈山世居民族与茶山人地互动的关系也非常完整,这种人地关系表现在茶树种植、茶叶制作、茶叶贸易等各方面。除了茶树,在对自然资源的利用方面,人的智慧还体现在符合山地条件的垂直土地利用方式。从山顶到河谷,依次分布着与生产物料有关的茶树、茶园、农田,还有与原住民生活有关的竜林、村寨,它们的排列布局同时遵循着自然和信仰的法则。景迈山农耕历史不会太早,据研究可能在明中期;并直到解放初期仍采用刀耕火种的耕作方式。景迈山世居民族主要是布朗族和傣族,他们都是土著民族。傣族作为主要居住在平坝的稻作民族,他们种植水蹈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汉代,社会已经发展到封建领主经济(土司)【9】。布朗族是百濮的苗裔,澜沧地区的布朗族一直到解放初期还处于原始农村公社阶段 【10】,在民族政策中称为“直过民族”。居住在景迈山的傣族、布朗族、佤族、艾尼人的生产生活方式差不多,都是以茶叶种植加工为主,农耕为辅,主要种植粮食作物苞谷和水稻。景迈山商品经济并不发达,基本不使用货币,采用以物易物的交换方式,茶叶作为一般等价物换取马帮商队带来的盐巴、棉布、农具等其他生活必需品;而且茶农也几乎不去山外,都等着商队入山买茶;这样的生产生活方式一直延续到现在。这是从社会、经济发展角度来看景迈山遗产价值延续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图/(左)历史照片 来源网络 (右)摄影:慕辰

“慕辰说:在景迈山老村寨,我拍摄家人和他们祖屋的合影,看到了人和居所合而为一的安宁自足和尊严。”

景迈山的文化遗产价值,除了上文所分析的茶产业持续的发展演进、对自然资源(包括茶树)的可持续发展利用,山上世居民族的传统村落和传统民居建筑也非常幸运地得以保留,并且随着生活方式的发展而不断改进。左图分别是1935年澜沧、西双版纳和1953年西盟的历史照片,这些景象和民居村落都已经成为历史不复存在。究其原因,主要是茅草顶竹楼难以满足人们不断提高的生活要求而逐渐被拆除而消失。公众在大多数传统民居消失之前,也多将其视为落后生活的代表而并不认为有保存的价值。右边的照片是摄于2017年的翁基民居建筑,布朗族人安居乐业。这样的对比格外显出景迈山传统村落的宝贵,因为山上14个传统村寨还保留了300多座干栏式民居建筑,其中有5个村寨列入了“中国传统村落”名单。这都要归功于勤劳、谦逊、善于学习的景迈山原住民,在成为文化遗产之前,他们已经探索并且找到传统村落、传统民居不断适应发展的路径。

图/景迈山传统民居演进分析 制图:翟珊珊

这是景迈山现存传统民居建筑有机演进历程的大致梳理,可见在保留干栏式建筑建造体系的前提下,干栏层、二层板壁的高度不断抬高,可以提供更好的采光,提供更多的使用空间,这都是传统民居建筑可以延续使用的主要原因。原住民的实践为乡土建筑和传统村落的保护发展提供了很有价值的启示。景迈山的茶山和村寨保存得如此完整,其发展历程的每一个片段都被完整的保存下来,这是景迈山在云南、乃至全国茶产区特别珍贵的特点。与西双版纳的易武、倚邦相比,这两个地方都曾是清代贡茶的山头,也曾经是清末至民国期间普洱茶加工贸易的中心,但或许是因为名声在外,民国时期的兵乱掳掠和当代经济的发展都使得村寨、城镇历史风貌受到很大损害,遗产价值载体保存也不够完整。而偏于一隅,没有暴得大名的景迈山倒得以保全,可说是历史给普洱景迈山格外的优待。

图/易武倚邦现状照片 摄影:周伟

图/民间信仰保存现状照片 左上历史照片来源:个人提供 摄影:张鑫、马志民

景迈山世居民族主要信仰由缅甸传入的南传佛教,这也说明了景迈山所在地区与缅甸毗邻,从交通上较易受到南来的影响。同样,澜沧县境内基督教信仰的传入,也是从缅甸过来,其设在糯福的教会隶属于位于缅甸景栋的总教会。这说明了文化、信仰的传播也与这陆上交通线路有关。景迈山这些民族接受了不同的外来信仰,并与自己的传统信仰相结合,如景迈山芒景村布朗族的山龛节,就是泼水节(傣语桑堪)与祖先(茶祖帕哎冷)崇拜的结合,是芒景布朗族特有的文化现象。这其实也属于茶文化的一部分,也与茶山、种茶民族赖以生存的茶种植这一生产环节密不可分。

图/芒洪八角塘 资料来源:澜沧县文体局

芒洪八角塔是国保单位“景迈古茶园”中的一座文物建筑,也是景迈山现存历史最早的古建筑,根据当地专家考证始建于清早期。芒景布朗族关于芒洪八角塔建造的传说很神奇:当佛爷发愿要建一座佛塔之后就不知道从哪里来一伙人来建造佛塔,佛塔建好就又消失不见。对于像景迈山这样不见于正史的“小地方”,民间的口述历史就是主要的历史资料,不过对它的解读需要慎之又慎。从这个故事,我们至少可以了解到这座佛塔不是本地人建造。而且从建筑外形来判断,也确实不是版纳、孟连地方习见的南传佛教的佛塔形式,反而更像是汉传佛教佛塔的形式。它的建造者一定来自更远的地方!

图/八角塔细部照片 摄影:周立、张鑫

仔细观察八角塔的建筑细部:从高至低,综合运用了道教、佛教和儒家文化、汉族民间吉祥文化等不同的雕刻题材,如塔上部的暗八仙,中层的佛陀雕像、鱼跃龙门和下层的牡丹(富贵)、鹿(长寿)、祥云图案等。尤其精妙的是,根据人的视角不同雕刻手法也随着变化,低处是炫技的高浮雕,高处就是浅浮雕。不论是设计还是工艺,都是非常成熟的专业队伍!关于这个塔建造者的来历,地方专家认为来自红河州的可能性比较大。我常常暗自揣测这座塔的来历,若是从东面来到思茅,很可能是从白马山过澜沧江到糯扎渡再到惠民然后上景迈山。而且他们怎么知道芒洪大寨要修建佛塔呢?想必是下山的人把这个消息传得很远。而且有财力请专业的石匠建这样一座佛塔,想必那时景迈山的茶贸易已有相当规模,才能让芒洪大寨的布朗族人积累财富支付费用。这座塔实在奇妙,它证明了这座不见于正史也没有留下任何(汉文)历史资料的景迈山至少在清代就有了民间的民族交往和文化交流,而且那时景迈山的茶产业发展已经可以支持这座宗教建筑的建造。

铺垫了这么多,不知道大家是否会认同景迈山的发展和保存离不开茶马古道所带来的茶叶贸易(马帮)、文化使者和专业工匠。存在马帮贸易,才有可能形成这么大面积的人工栽培型古茶林,也有了种茶民族的繁衍生息;有了循路而来的佛爷才有了民间信仰和村落中的宗教建筑;有了外来工匠才有了这座雕刻精美、形制别致的佛塔。也可能正是有了与外界的交往,才让世居民族对自身文化格外的敏锐和认同。景迈山虽然是茶马古道历史上的“非著名”茶山,但也通过茶马古道与外界发生联系,随着社会发展的脉搏一起缓慢向前;同时也因为它位于茶马古道的支线,相对偏僻,才得以相对独立的发展其独特的与茶种植有关的民族文化。而且它从过去到现在一直处于有机演进的历程中,它的历史和文化没有中断,它的主体民族没有更替,每个历史发展阶段的物质和非物质例证都保存得真实完整。正是这些得天独厚的历史、地理条件才成就了景迈山珍贵独有的文化遗产价值。

图/景迈大寨茶马古道遗迹 制图摄影:张光玮 陈荣钦

图/芒景老社房、撒拉房 摄影:邹怡情 制图:张光玮

说到这,大家一定好奇景迈山还有茶马古道吗?目前我所知,在景迈大寨上寨通往大平掌还保留了一段古道。村寨外古道旁有撒拉房,这是为外来的客商过夜留宿所建造。这段古道在2009年前后经过修缮,目前看到的路面或许不都是原物。2014年我第一次到景迈山,芒景上寨老社房室内还有大通铺,据当地人讲是为外来茶商过夜用。那座老的社房建于1990年代,建筑所在的位置是芒景村的核心,往上走就可以到芒景帕哎冷古茶林片区。(可惜这座建筑在我几个月后第二次去时已经被拆掉建了新社房。)这都说明,茶马古道已经铺设到景迈山茶产区的核心,茶马古道应该是一个有不同层次、有主次关系的道路系统,而它的存在也是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有机演进的重要推动因素!景迈山这个研究案例也很好的说明为何以“茶马”命名这个道路系统,因为茶的主体性是不可被其他物料所替代的。

今天的研讨会各位专家都有精彩的发言,大家都非常关心景迈山这座珍惜宝贵的文化遗产地,为保护它献计献策。回顾景迈山的发展历史,认识到世居民族的生存智慧,都给予我极大的信心,相信在地方政府推动、社区参与、专家指导的合作努力下,景迈山的未来会更加辉煌!谢谢大家!

图/翁基、景迈大寨村民大合影 摄影:何崇岳

参考文献:

【1】陈保亚:《茶马古道 维系欧亚大陆通道的必要古道形态》,《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12月5日第A04版。

【2】(美)徐中约:《中国近现代史 1600-2000中国的奋斗》(第六版),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2年。

【3】(英)罗伯特.福琼,敖雪岗译:《两访中国茶乡》,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5年。

【4】李旭:《茶马古道各民族商号及其互动关系》,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年。

【5】万秀峰 刘宝建 王慧 付超:《清代贡茶研究》,北京:故宫出版社,2014年。

【6】霍巍:《西南天地间:中国西南的考古、民族与文化》,香港:香港城市大学出版社,2006年。

【7】张宁:《清末镇边厅的设置与西南边疆》,复旦大学硕士论文,2013年。

【8】张顺高 梁凤铭:《茶海之梦 足痕心迹:茶文化茶生态茶经济研究》,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2007年。

【9】《傣族简史编写组》:《傣族简史》修订本,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年。

【10】《布朗族简史编写组》:《布朗族简史》修订本,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年。

扫描下方二维码可查看“清源文化遗产”往期景迈文章合集

为了广大读者今后查阅方便,您还可以在清源文化遗产微信公众平台回复关键词查看相关文章合集。目前平台支持关键词:鼓浪屿、佛光寺、蔚县、景迈、呈坎、团山、碧山、景德镇、太和城、喇家遗址、千佛崖、拉加寺、双林寺、宝梵寺、石窟、壁画、彩塑、城墙、遗址、藏式建筑、乡土遗产。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