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阅读

甘肃省博物馆的佛教艺术珍宝

摘要: 甘肃地处古代陆上丝绸之路东段,是从西域到中原的“咽喉”与“门户”。作为佛教从西域向内地传播的必经之地,甘肃佛教艺术在这里与中国传统艺术相互交融,然后又向内地传播。因此,甘肃境内的佛教遗迹及相关作品,保留沉淀异常丰富,无论艺术内涵,还是绘制水平,都不同凡响,在中国佛教发展史中有着非常重要地位。甘肃省佛教文物涵盖了从十六国时期直至清末的整个佛教艺术发展历史过程,每一个历史时期都有精品。高善穆石造像塔北


甘肃地处古代陆上丝绸之路东段,是从西域到中原的“咽喉”与“门户”。作为佛教从西域向内地传播的必经之地,甘肃佛教艺术在这里与中国传统艺术相互交融,然后又向内地传播。因此,甘肃境内的佛教遗迹及相关作品,保留沉淀异常丰富,无论艺术内涵,还是绘制水平,都不同凡响,在中国佛教发展史中有着非常重要地位。甘肃省佛教文物涵盖了从十六国时期直至清末的整个佛教艺术发展历史过程,每一个历史时期都有精品。

高善穆石造像塔

北凉

酒泉市石佛湾子出土

塔高44.6厘米,底径15.2厘米

黑色砂页岩质,基座已佚。基座之上为八面形的塔基,刻出供养菩萨八身,七身立式,一身端坐莲台,各像左侧上角刻八卦符号。塔基上为圆柱覆钵形塔身,上刻隶书发愿文与经文36行,内容是《增一阿含经 结禁果》中的一段,纪年为承玄元年(428年)。上顶瓶形覆钵,覆钵开八个圆形龛,七个龛内刻禅定坐佛,一龛内雕交脚弥勒。覆钵之上有七重相轮,顶端宝盖象征天穹,阴刻北斗七星。此塔为现已发现的中国模仿印度傅博塔的最早实例。

马德惠石造像塔

北凉

酒泉市石佛湾子出土

塔高34厘米,底径16厘米

砂页岩质,塔顶残佚。座上为八面形的塔基,刻出供养菩萨八身。各像左侧上角刻有八卦符号。上部为圆柱状覆钵塔身、经幢柱,上刻隶书发愿文与经文《增一阿含经 结禁果》一段36行,纪年为承阳二年(426年)。瓶形覆钵。开八个圆拱龛,七个龛内刻禅定坐佛,一龛内雕交脚弥勒。龛像上部浮雕八身飞天,飞天的形象在北凉石塔中仅见于马德惠石塔。

彩绘供养菩萨像壁画

北凉

武威市天梯山石窟

长106厘米,宽60厘米

菩萨束带大圆髻,波浪卷发垂肩,高鼻深目。双耳戴宝珠耳饰,与宽大的白色项圈叠加在一起。上身袒露,下身着灰绿色紧身密褶长裙。左臂曲肘平举,右手下垂执净瓶。腰身向左扭动,身体呈S形。双臂戴镶宝钏,双手腕戴手镯。披帛绕肩于身后飘飞。面部及上身用朱砂晕染,鼻梁、眼皮、额角凸起,并在受光处晕染白粉,明显受到西域画风的影响。但描绘身体轮廓及衣褶的铁线描又有传统艺术的风骨,充分显示了北凉佛教的艺术特色。

彩绘供养菩萨像壁画

北凉

武威市天梯山石窟

长32厘米,宽24厘米

供养菩萨双手合十,侧身向里做胡跪状,束带大圆髻,波浪卷发垂肩。面部白粉平涂。着袒右肩袈裟,赤足。菩萨两侧绘莲蕾四朵,左肩旁绘尖瓣莲蕾一只。头光浅红,袈裟灰绿,面部白色,色彩朴实厚重。是在磨光草泥上用朱砂敷底,后用墨线勾勒的画法,使人物形象、技法都具有印度、西域早期石窟和汉风相融合的特点。

彩绘影塑供养菩萨像(两件)

北魏

天水市麦积山石窟

这组菩萨像高分别为36.1厘米和35.2厘米。均为立姿,束发带冠,面容修长,细颈削肩,着交领宽袖长衫裙,披巾绕双肩交叉于腹前。一手上举至胸前。体态端庄,具有魏晋时期典型的“秀骨清像”之风。

石雕彩绘释迦多宝佛像

北魏

泾川县出土

此像高18.5厘米,宽15.8厘米

两佛均坐在有屏风的台座上,右手施无畏印,左手均残,释迦涡漩纹肉髻,多宝螺髻。上部残缺,内为莲瓣,中为忍冬纹,外为火焰纹。释迦着赭石袈裟、石绿僧袛支。彩绘以赭石、石绿、白粉为主。释迦多宝对坐说法取材于《法华经 见宝塔品》。

彩绘泥塑供养菩萨像

北魏

像高39厘米,宽15厘米。束高发髻,圆形光头,着袒右肩裙裾。右手持花蕾上举,左手下垂至左膝,双腿右屈左跪,赤足。衣纹线条细劲流畅,裙裾贴身薄塑,具透明感。设色以白粉、石绿、石青、宝蓝等色为主,高古秀雅,具有典型的北魏风格。

权氏石造像塔

西魏 大统二年

秦安县出土

塔高172厘米

三层塔身呈方形,楼阁式,每层之上有塔檐覆盖,檐角平直,无起翘,雕出瓦垄和屋脊。塔每层四面开龛,分别雕刻佛、菩萨、弟子、侍者及供养人。最下层刻有“大统二年岁次□□”之句。带纪年的西魏造像塔存世不多,而且是一石一层多级造像塔中最完整的一件。为研究北魏像北周时期的佛教艺术风格的转变,提供了实物资料。

权氏造千佛碑

西魏

秦安县出土

碑高120厘米,宽67.5厘米

四面雕刻,四龙蟠交式碑首。碑正面交龙正中雕一兽面,口衔龙身。下部开一外方内圆浅龛,龛楣雕饰火焰纹。龛内雕刻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佛结跏趺坐于须弥座之上,施无畏印。龛外左下侧有2身供养人。右下侧3身供养人。大龛之下七个小龛内雕刻坐佛7尊。坐佛下为10排浮雕千佛,每排30身,共300身。千佛之下依次雕刻供养人立像8身、车马出行图、供养人10身。碑阴上部圆形形龛内雕刻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佛结跏跌坐于须弥座之上,施无畏印。龛外两侧刻两只护法狮子及驭狮奴。大龛上雕刻2身飞天。大龛之下为千佛,千佛下刻发愿文有“大魏大统十二年□□弟子权早□供养佛”。碑左侧面为千佛,右侧面上部千佛、下部供养人。整碑以千佛为主,与北朝盛行的禅宗观念相关。诸如莫高窟、云冈、龙门等石窟中北朝洞窟中也有千佛密布,成为这一时期石窟艺术的最大特点之一。

王文超石造像碑

北周

秦安县出土

碑高96厘米,宽43 厘米,厚12厘米

四面雕刻,四龙蟠交式碑首。碑阳额刻“还缘寺”,下开方形大龛,内雕一佛二菩萨,大龛两侧各开一小龛,龛内各雕一坐佛。碑阴上部方形大龛,内雕一佛二弟子,大龛两侧各开一小龛,左侧龛内雕维摩诘,右侧龛内雕文殊。碑两面及左右侧刻发愿文,首起北周“保定四年二月庚寅朔十四日”,并有供养人王文超及家人二十多人的题名。这些造像题记不仅为研究当时的历史、民族风俗提供了极为重要的依据,也是难得的书法史料。其书法兼有汉隶、魏碑笔意,字体刚健,秀美,堪称书法珍品。

开皇元年彩绘石造像碑

隋代

泾川县永泉寺出土

碑高146.5厘米,宽50厘米,厚16厘米

碑为圆首,正面分四层开龛,由上而下第一层刻释迦多宝并坐说法图;第二层刻一佛二菩萨;第三层正中圆形龛内刻一佛二菩萨,佛善跏跌坐,疑为弥勒佛;第四层为维摩诘与文殊辩法图。碑阴上部开一庑形龛,内刻一菩萨二弟子。龛的下部及左右两侧均刻有题记“开皇元年岁辛丑四月庚辰朔二十三日壬寅□□李阿昌”题款。造像碑施有红、蓝各色彩绘。

石观音菩萨立像

隋代

秦安县城出土

像高132厘米

头戴四瓣花冠,冠正面饰阿弥陀佛像,以示观音将来继承阿弥陀佛在西方极乐世界成佛。面型圆润,眉目清秀,表情慈善安详。袒上身、斜披络腋,颈佩宽边项圈,正中缀一宝石。左右肩头各饰三条披带。璎珞交叉于腹前圆环中。下身系大裙,并在腹部翻出一截,衣纹疏朗。右手曲肘上举持莲蕾,左手下垂持净瓶,跣足立于坐上。整个造像刻划细腻,手法洗练,神态自然。这种单体的观音造像在北周至隋代时期,成为中国佛教雕塑的一大特色,是件难得的佛教艺术珍品。

彩塑坐佛与胁侍菩萨

唐代

武威市天梯山石窟

坐佛高130厘米。全跌坐,圆髻广颐,长眉细目,嘴唇紧闭,右手扶膝,左手施禅定印。身着通肩式袈裟,衣纹梯形折出。沉思的神情,雍容的体态,流畅的衣线,表现出恬静的心境。彩绘虽已斑驳,但不掩盛唐时期佛像圣洁安详的神韵,同窟中的菩萨立像,身姿优雅,气度端正。左侧胁侍菩萨高183厘米。头挽垂环髻,发绺披肩,面庞圆丰,秀目微睁,神情超脱中又露严正。体着紧身束带天衣及贴腿长裙帔巾自肩部横垂两道于膝下,右臂曲举,左臂下垂。右侧胁侍菩萨高180厘米。发髻耸起,余发成三绺垂肩,曲眉丰颐,神情恬静,庄严而不失妩媚。左臂曲至胸前,右臂下垂。宽披帛自双肩垂落至腋下,羊肠裙层折贴腿,柔和的线条完全同丰肌秀骨的身姿相应合,影塑技术已臻完善。

彩塑胁侍菩萨

唐代

武威市天梯山石窟

菩萨身高170厘米

高髻长发,身体修长,低头沉思,双手合十立于莲台上。其神态虔诚而温柔,表现了对生活的渴求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也反映了唐代佛教艺术与现实生活的密切关系。

金棺、银椁、铜匣、舍利瓶及石函

唐代

泾川县大云寺出土

此套舍利容器共5件,由石函、铜匣、银椁、金棺和玻璃舍利瓶层层套置而成。

最外层为石函,高42.5厘米,长50.5厘米,宽49.5厘米。由质地坚硬的灰色大理石制成,方形覆斗顶,顶上正中刻方格,格内刻“大周泾川大云寺舍利之函总一十四粒”。阴文隶书,书法遒劲有力。第二层为铜匣,高12.3厘米,铜匣形同石函。通体鎏金,錾刻忍冬纹,盖顶嵌一银质莲花,十二瓣,莲花中心镶一桃形银珠。盖与身之间背面安装二个银质合页,正面安装三个花瓣形银扣,挂鎏金铜锁钥。第三层银椁,高9.3厘米,长10.7厘米,宽8.4厘米。覆瓦式盖,通体錾刻缠枝忍冬纹,两侧各安装两圆环,底座呈长方形,四面有勾栏平座一周,空间镶嵌菱形花纹。第四层金棺,高6厘米,长7.5厘米,宽6厘米。形同银椁,棺盖及棺身用金片、珍珠、绿松石镶嵌成大莲花,周围又饰以金片组成的小莲花,莲蒂、莲叶均对称。银椁和金棺下面的垫座及四周贴有以五瓣梅为图案的织锦。金棺内有一檀香木小隔板。金棺内置一玻璃瓶,长颈、圆腹、平底,白色透明。内装舍利14粒,形如米粒,质似珍珠,中间有人工所穿的小孔。瓶上盖古铜色丝质小帕。全套作品精巧华丽,光彩夺目,反映了盛唐时期金银器制作的高巧水平,也是佛教艺术的珍品。

金棺

唐代

泾川县大云寺出土

高6厘米,长7.5厘米,宽6厘米

棺盖及棺身用金片、珍珠、绿松石镶嵌成大莲花,周围又饰以金片组成的小莲花,莲蒂、莲叶均对称。

鎏金错银舍利铜棺

唐代

铜棺高15.4厘米,长19.7厘米,宽10.6厘米

棺为铜制鎏金,盖若瓦形。盖、棺两侧及前端均饰以错银的唐草纹、莲花纹、忍冬纹等纹饰,金银交映,光彩照人。错银花纹柔美精丽,棺体玲珑别致,工艺卓越。

梵文彩绘陶塔

唐代

武威市出土

塔高66厘米,底径35.7厘米

塔身呈八角形,塔顶和基座呈圆形,每个转角处及上下端用朱红色画出倚柱及地栿和木枋。圆形底座画满了仰莲,盔形顶上也画满唐草及覆莲。葫芦形的塔刹被装饰成莲蕾,在相隔的塔身四面上各写四个梵文,这种梵文彩绘陶塔为国内罕见。

三彩天王俑

唐代

秦安县叶家堡出土

高158厘米和162.7厘米

天王俑是唐代最常见的陶质陪葬品,为墓主人的护卫,一般成对随葬。一俑头戴鹘冠,面部无釉,眉毛、眼睛、胡须为墨绘,怒目圆睁,右手叉腰,左手握拳,身穿甲胄,足踏小鬼,小鬼伏卧作挣扎状。另一俑身穿甲胄,怒目圆睁,左手叉腰,右手握拳高举,足踏小鬼,表现了天王威猛不可侵犯的形象,增添了墓主人的威慑力。

彩绘木塔

五代

安西县榆林窟

塔高68厘米

塔呈八角形,攒尖顶,塔顶及塔身每面彩绘菩萨三身。每个转角梁上插一木牌,上有彩绘菩萨一身,菩萨均结跏跌坐,各持摩尼珠、法螺,金刚杵、斧、剑等法器。据记载出土时塔内装有银塔一座,上刻“于阗国大师从德”字样,惜银塔已不知下落。此塔可能是于阗国给沙州曹氏政权的奉品,是研究西域与沙州地区交往的重要资料。

石雕舍利棺

五代

灵台县出土

棺高35.7厘米,长45.6厘米,宽19.4厘米

舍利棺是用于埋葬佛骨舍利的。该石棺用质地细密的灰白砂岩雕成,为前大后小的卧梯形,雕刻精致。敷以金、绿、白、红等色。棺由棺盖和棺身两部分组成,棺身两侧浮雕佛传故事,右侧为涅槃变,左侧为迎佛图,前后两侧各有线刻双扇门,两旁各有一天王守护。表现涅槃场景,构思独特新颖。

《报父母恩重经变》图轴

宋代

敦煌莫高窟藏经洞

画面高182厘米,宽127厘米。画中心绘阿弥陀佛及观世音、大势至二菩萨并坐说法,上部绘“七佛”、“七宝”及仙山楼阁等。下部有十弟子、十二菩萨分列两侧供养。图轴绢地、敷彩,绘佛、菩萨和僧俗人众等110多人,人物形象生动自然。经变故事分列在说法图两侧,以经变画常用的连环画的形式展开,一个情节一幅画,共有15幅。它们各自独立,相互之间用山石分隔,每幅画的右侧或左侧都有墨书题榜,说明所画内容。是国内现存的幅面较大且有纪年的一帧绢本佛教故事画。

彩绘韦驮壁画

元代

武威市天梯山石窟

壁画高210厘米,宽100厘米

壁画人物顶盔贯甲,双手合十,两臂弯平端金刚杵,用墨线勾勒人物形象和衣纹。面部表情肃穆,形象生动。

《米拉日巴事迹》唐卡

元代

敦煌莫高窟

高94厘米,横62.2厘米

唐卡以连环画的形式描绘了米拉日巴的平生事迹。米拉日巴(1040年—1123年)是藏传佛教噶举派的祖师,西藏贡塘人,出身于富商家庭。画中描绘了他与别人辩经的场面,还有他为人治病,接受供养的情景。这幅唐卡的绘画技巧成熟,动作捕捉准确,描绘生动,显得古朴典雅。元代唐卡十分少见,所存者都十分珍贵。这件唐卡可以说是甘肃元代唐卡的代表作品。原有张大千的题跋,重新装裱时被截去。

琉璃塔

元代

陇西县出土

塔高96厘米

由七层组成,最下层为四蹄足方托,上置深束腰仰覆莲塔基。三层为钟形覆钵,上部饰四个兽面,口衔串珠宝珠。覆钵中部还有一道圆箍,下垂流苏及摩尼珠,覆钵之上是“亞”字形叠涩须弥座式刹基,上饰焦叶。刹基上安装圆台形相轮十一道,然后是天盘、地盘及蒜头形宝珠。第二层束腰形塔基内墨书“至正七年岁次丁亥二月初八廿时归化通显密大师”,至正七年为公元1348年,这说明该塔是瘗埋高僧骨灰的舍利塔。

永乐款鎏金菩萨坐像

明代

像高20.3厘

此像头戴花冠及发髻冠,菩萨面部广额丰颐,双目微垂,面容慈祥。身披帛巾,胸部前饰缨珞,衣纹弧线流畅优美,下裙宽大贴体,结跏跌坐于深束腰仰覆莲台座上。莲台座底下阴刻“大明永乐年施”铭文,当为明代朝廷赏赐给西北地区藏传佛教领袖的贡品。菩萨像整体结构匀称,雕刻细腻精致。虽然还保存着元代以来阿尼哥“梵像”的影响,但造型已趋于妩媚,标志着内地汉化藏传佛教艺术的成熟,是一件耐人寻味的珍品。

《道行品法句经》第三十八卷

北朝

敦煌莫高窟藏经洞

卷高27.4厘米,残长641厘米,纸单张长46厘米

白麻纸泛黄,用隶书缮抄《道行品法句经》第三十八、《泥洹品法句经》第三十九两品经文。前有剪截痕,仅存后半,起“闻如前不”,尾书“一校竟”。经文共65行,每行16字至30字不等。末有题纪二则:“升平十二年(368年)沙弥净明”;“咸安三年(373年)十月二十日沙弥净明诵习法名起”。记录了沙弥净明于升平十年和咸安三年的两次诵经记录,是所知现存敦煌文献中最早的经卷写本,书体显示了简牍书体向经卷书体过渡的字体特色,展现了“经书体”楷法初期的特有风姿。

《贤愚经》卷之二

西魏

敦煌莫高窟藏经洞

卷高24厘米,长736厘米

用黄麻纸十九张多,细横纹,单张长37.8厘米。书23行,行17字,楷书,略有隶法,是写经中的上品。

《优婆塞经》

隋代

敦煌莫高窟藏经洞

此经高25.7厘米,残长459厘米。首残尾全

有题记:“仁寿四年(604年)四月八日,楹维珍目向京,为亡父写灌顶经一部、优婆塞经一部、善德因果经一部、太子道经平中五百问事经一部、千五百佛名经一部、观无量寿经一部。造观世音像一躯,造四十九尺续命神幡一口。所造功德为法界众生一时成佛。”《优婆塞经》属大乘戒律,多在居士中流行。

《大般涅槃经 迦叶菩萨品之二》卷

唐代

敦煌莫高窟藏经洞

经文首尾完整,有木轴,细帘纹黄麻纸,加腊砑光。是一部宫廷写经。首题“大般涅槃经 迦叶菩萨品之二”,尾题“大般涅槃经三十二”。卷首下方题“民国三十二年十月,于右任敬观”。该卷“世”及“民”字已见避讳。墨书楷体,其书法端正严谨,浑穆古峻,字字珠玑。


感恩转发


分类: 中文 深度阅读
关键词:佛教

甘肃省博物馆

天梯山石窟

关键词:佛教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