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博信息

十大考古候选项目|黑龙江齐齐哈尔洪河遗址发掘取得重要收获

摘要:   首次在嫩江流域揭露和明确了史前聚落的形态,对于中国史前考古的聚落研究具有特定的意义。环壕的出现,大型房址的使用,说明嫩江流域新石器晚期渔猎文化存在定居模式的,缩短了新石器晚期嫩江流域社会发展进程与 ...

  首次在嫩江流域揭露和明确了史前聚落的形态,对于中国史前考古的聚落研究具有特定的意义。环壕的出现,大型房址的使用,说明嫩江流域新石器晚期渔猎文化存在定居模式的,缩短了新石器晚期嫩江流域社会发展进程与同时期中华文明核心区的时间差。


▲洪河遗址位置示意图

  洪河遗址位于齐齐哈尔市富拉尔基区杜尔门沁达斡尔族乡洪河村南约1公里处,坐落于嫩江中游右岸高出江面约10米、地势平坦二级台地的临江边缘,东北隔江与梁思永先生1930年发掘的昂昂溪五福C遗址相距约10公里相望,海拔156米。遗址堆积深厚,文化层厚2.5-3米,保存良好。

  为科学地界定梁思永先生发现的昂昂溪文化内涵、性质与年代,在国家文物局的支持下,2013、2014、2015、2017年,黑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曾对洪河遗址进行了四次发掘,2018-2019年的发掘是第五次。2017年及以前的发掘成果,明确了洪河遗址新石器时代遗存与昂昂溪文化属于同一类遗存,属昂昂溪文化的典型遗址,是昂昂溪文化的中心聚落。国内多家媒体对洪河遗址2017年的发掘情况进行了报道,发掘成果和学术意义受到到了国家文物局的重视。2018年3月,国家文物局办公室专函黑龙江省文物局,对齐齐哈尔洪河遗址考古工作提出了指导意见。要求“进一步搞清遗址布局,深化对其价值和内涵的认识。同时,积极开展周边区域考古调查,充分掌握相关聚落分布情况。考古工作中应注意开展生态环境、生业方式等课题研究,推进对黑龙江流域早期社会面貌和文明发展状况研究。”

▲洪河遗址年度发掘区位置示意图

▲2019年洪河遗址发掘航拍图

2018-2019年洪河遗址的发掘工作是按照国家文物局指导意见的要求开展的。分为东、西二区进行,相距约90米。布方加上扩方,揭露面积约1600平方米。清理出新石器时代、夏商时期、两周时期、清代等不同时期文化遗存。

▲发掘东区新石器夏商时期遗存俯瞰

▲发掘西区新石器夏商时期遗存俯瞰

▲蚌饰(19QHF13 :1)

▲骨梗石刃刀(19QHF7:1)

▲骨枪头(19QHF16:1)

▲骨饰(19QHF16内H)

▲骨鱼镖(19QHF10:1)

▲骨鱼镖(19QHF10:2)

▲骨鱼镖(19QHF12:?)

▲骨鱼镖(19QHH42:1)

▲骨鱼镖(19QHHG5E①:1)

▲骨锥(19QHF16:2)

▲环状石器(19QHF13:6)

▲施纹骨梗(19QHF7:2)

▲施纹骨权杖首(19QHF8:1)

▲石镞(19QHF16:3)

▲陶罐(19QHF8:2)

▲陶罐(19QHF13 :1)

▲陶罐(19QHH18:2)

▲陶罐(19QHN260E150④:1)

清理新石器晚期昂昂溪文化房址12座,东、西区分别为6座,其中完整的6座。面积在40-105平方米之间,以60-80平方米的居多。为圆角长方形半地穴式,确切地应称为长条形,多数宽(面阔)不及长(进深)的二分之一。进深方向多设35排柱洞,中间一排为承重柱洞。另有若干辅助柱洞。有的房址还设有壁洞。居住面较厚硬、经踩踏。门道为不规则长方形,方向以西北东南向为主,零星东北西南向。出土器物包括陶、石、骨角蚌等质地,陶器器形有罐、碗、壶、杯等。石器主要为压制石镞、刃、钻,还有磨制环状器等。骨角蚌器主要包括骨镖、枪头、锥、骨梗石刃刀、刀梗、饰品、权杖首,角锤,蚌饰品等。尤以骨镖形制富于变化,工艺精湛。

清理夏商时期房址1座(在西区),为昂昂溪文化与白金宝文化之间的过渡遗存。圆角长方形半地穴式,面积为28.2平方米。门道为不规则长方形,方向为北南向。房址的长宽比缩小。遗存面貌更接近于昂昂溪文化。

▲发掘西区两周时期遗存俯瞰

清理两周时期白金宝文化房址12座,东、西区分别为5座和7座。面积在25—55平方米。均为不规则圆角长方形半地穴式,房址的长宽比接近,不设门道。有的能看出利用木梯出入的迹象。出土器物包括陶、石、骨等质地,陶器器形有鬲、罐、碗、壶、支座和纺轮等。

▲发掘西区清代墓葬俯瞰

清理清代墓葬81座(仅在西区),为长方形半地穴土圹有单木棺,绝大多数为仰身直肢,以单人葬为主,还有双人、三人和四人葬;墓向基本一致,东北西南向,随葬品较为繁杂,包括铜、铁、骨、石、锡、琉璃、木、瓷、釉陶等质地,以饰品、小型工具和武器为主。

▲3号环壕西段解剖清理

▲5号环壕东段(左)、4号环壕西段(右)通江剖面

新石器晚期环壕的发现与清理,是此次发掘工作的重点。新钻探出新石器晚期环壕3条,加上2017年已钻探的2条新石器晚期环壕。洪河遗址已发现5条沿嫩江相邻并列分布的新石器晚期环壕(沿嫩江自东北向西南编号为HG1-HG5)。2013年发掘区在HG3内,2014、2015、2017年发掘区在HG4内。2018-2019年东发掘区在HG4内,西发掘区在HG5内。洪河环壕是新石器晚期修建并利用,沿用到夏商时期;两周时期已填平,并在之上建造房屋。

5条沿嫩江相邻并列分布的新石器晚期环壕中相邻的3条(HG3-HG5)分别进行了东西二段的解剖清理,并清理出其通江剖面。

通过对3条新石器晚期环壕的解剖清理及其通江剖面的清理,基本弄清了其形状与结构、挖建年代与时序、挖建过程、使用与废弃过程。初步判定此类环壕不是封闭的,开放的一侧利用嫩江做为天然屏障。

  2018-2019年洪河遗址的发掘,为嫩江流域新石器晚期至清代的考古学研究和人群的经济社会发展研究提供了难得的实物资料。首次在嫩江流域揭露和明确了史前聚落的形态,对于中国史前考古的聚落研究具有特定的意义。环壕的出现,大型房址的使用,说明嫩江流域新石器晚期渔猎文化存在定居模式的,缩短了新石器晚期嫩江流域社会发展进程与同时期中华文明核心区的时间差。这将改变中国历史的传统认识,将嫩江流域进入文明社会门槛提前了千余年,进而改写黑龙江流域的文明史,极大地增强了黑龙江省人民的地域自信和文化自信。

(黑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富拉尔基区文物管理所 张伟)

  编辑:韩旭川

  审核:贾昌明

转载请在醒目位置注明来源及作者 侵权必究



    分类: 中文 资讯 文博信息
    关键词:

    img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68号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
    邮件:secretariat#iicc.org.cn
    电话:(+86)029-8524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