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前沿
学术文摘丨鼓浪屿价值体系研究(下)
《中国文化遗产》2017年第4期
鼓浪屿价值体系研究
(下)
吕宁 魏青 钱毅 孙燕
2. 鼓浪屿价值体系
2.1. 鼓浪屿价值的独特性和复杂性
鼓浪屿在上述历史背景下,从一个海上的闽南文化聚落,转变为西方多国侨民聚居的公共地界,继而发展为以内渡台胞和返乡华侨为建设主体的国际社区(图09、10)。也因为国际社区的形成和发展,建立起鼓浪屿和闽南文化区域,东亚和东南亚,乃至世界主要国家之间广泛而紧密的联系。这使得其得以在不到两平方公里的狭小空间内,浓缩了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全球化发展波澜的层层印记和本土社会文化变迁的曲折历程及其成就和影响,并可以通过丰富的物质遗存与其各自文化背景的联系,揭示出其中的影响关系和发展动力。
图09/1868年的鼓浪屿(鼓浪屿管委会供图)
图10/1931年的鼓浪屿(鼓浪屿管委会供图)
2.1.1. 管理模式
历史上作为国际社区(international settlement)的鼓浪屿,代表了一种独特的社会形态。在参考中国上海公共租界治理模式的基础上,在鼓浪屿这个更为独立的地理单元,由清政府许可建立起一个在保留主权的前提下、由多国公民参与、共同治理的管理体系。这是当时清政府希望借此制衡觊觎闽厦的多国势力、维护厦门港主权的尝试。显然这是一种临危之举,但它恰恰造就了全球化早期阶段世界格局剧变中的独特实例。近期发现的鼓浪屿公共地界时期由十三国国旗组成的警徽,从一个侧面见证了这一特殊的社会形态。多国侨民参与共同管理和民间土地租赁转让的模式,产生了不同于一般单一国家的殖民地或中国其他租界地的文化空间分布形态。各国机构和侨民之间、华洋之间都没有独立集中的区域范围和分隔边界,来自世界各地的外国人、华侨和本土居民相互穿插在一起,直接是机构、组织、家庭之间的邻里关系。
2.1.2. 文化状态
正是源于特殊社会形态下的政治空间关系,为聚居在这里的多国居民提供了利于沟通交流的社会环境,促成了文化之间广泛和深入的对话和影响。作为共享遗产,鼓浪屿与南美巴西、墨西哥等近代历史城市,以及亚太地区的澳门马六甲等相似历史城区不同,其在文化交流的时期、参与交流的对象、交流的过程以及交流的结果都具有突出的独特性和典型的代表性。目前在《世界遗产名录》和预备名录中,反映19至20世纪中期、以居住功能为主体、参与交流的文化达到10余种、并最终在深入交流之后产生了文化创新(厦门装饰风格)的遗产地仅鼓浪屿一例。 “鼓浪屿是独一无二的,它见证了有机城市肌理中实现的不同文化之间的互识互鉴和文化融合,以及缓慢的自我转化。”(《世界文化遗产咨询机构评估报告》)
首先,在参与共享的文化对象方面,鼓浪屿除了具有突出的来自世界各地的文化多样性,还因为闽南移民文化所起的突出作用而具有独特性。闽南文化,根源于中国古代的中原文化,长期受到海洋文化的浸染,兼具对汉文化核心价值的坚守和对异质文化的开放。而闽南文化族群在近代向海外的移民经历,使其在深入了解西方文化的同时,也积累了雄厚的社会和经济基础,从而有实力在由西方人先行建立的鼓浪屿国际社区中争取平等对话的机会和权利,并在对话交流中,展现出深厚的民族特性、宽阔的文化包容力和强大的自我更新能力。正是这一群体的积极参与和突出贡献,使鼓浪屿并未止步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凸显殖民地文化特色的城市形态,而是进一步涌现出一大批以华人为主导的建设成就,实现了文化融合中的发展和再创造(图11)。
图11/1930年代的鼓浪屿,右下角紧邻洋人球埔的三栋大型别墅是印尼华侨黄奕住兴建的黄家花园别墅群(鼓浪屿管委会供图)
其次,在文化共享与交流的过程方面,多元文化以相对均衡、平等的姿态出现、交流,并始终温和地融入鼓浪屿社区公共生活的营造和革新之中,形成了其独特的建成环境。在物质层面上,鼓浪屿由道路网络、街区肌理、历史建筑、宅园景观共同构成的建成环境,在空间布局上多从地形地貌条件和生活需要出发,并没有因文化或社会阶层差异而产生严格的边界,呈现出有机、自由散布而开放的特点。这种文化交流,突出地体现在鼓浪屿东西方宗教信仰的并行不悖:体现地方守护的种德宫、佛教信仰的日光岩和西方协和礼拜堂、天主堂、三一堂等遗存在今天仍然进行了多种宗教活动;同时还非常鲜明地体现在居住者对于自己居所位置的选择,建筑风格的选择和设计、宅园园林景观的设计、建造技术的综合运用等方面。代表着不同文化背景、风格各异的建筑在岛内空间上的杂糅状态,和有机组合在发源于鼓浪屿的厦门装饰风格建筑上的多元建筑语汇一样,异曲同工地见证了鼓浪屿的这种社会文化形态特征。
2.1.3. 住区和景观营造
鼓浪屿特殊的管理模式、多元文化的影响和价值观的交流,最为鲜明地发生在对理想生活追求的方方面面。可以说,鼓浪屿整体住区街块和建筑、景观风貌的营造是其在管理模式和文化状态上独特性的杰出见证和物质表达。
图12/汇丰银行公馆(原怡记洋行公馆)在山崖之上的选址:西方人在刻有重兴三和宫摩崖题记的巨岩上建造的别墅,一位兼具汉学家身份的英国领事翟理斯曾在其《鼓浪屿简史》中描绘此景,并在书中全文翻译了这通摩崖石刻。(鼓浪屿管委会供图)
首先,不同的居所选址体现出东西方对人与自然关系的不同理解,不同的建筑布局体现出东西方社会关系的不同模式。华人一般在地势较低、靠山面海之处进行选址,建筑风貌依然以闽南传统合院式红砖厝为主,另以中式造园手法,通过含蓄象征的方式构建园林小品;而在西方人眼中,鼓浪屿形似帆船,被称为“帆船岛”。他们由此选择景观视线绝佳的场所,即山丘之上的制高点建造住宅(图12),同时在山野间广植树木,力求景观视廊的通畅和入画。英国领事公馆、汇丰银行公馆等正是这类选址观下的典型代表。尤其在多元文化融合之前的外来文化传播期,西方人的建筑多采用东南亚殖民地及中国沿海开埠城市常见的殖民地外廊样式建筑,建筑相对独立,分布较为分散。从城市形态的整体看,西方人居住片区之间,往往穿插着成片的本地原住居民的传统民居及他们的田地。中外建筑在空间布局和风格形态上呈现出鲜明的对比(图13)。
图13/华人“五龙屿”和西人“帆船岛”认知下对岛屿不同的营造方式(1870年)(黄色:华人选址地,蓝色:西方人选址地)(图片来源:曹放,大航海时代与鼓浪屿 [M].北京:文物出版社,2013.)
其次,建筑外观风格的多样、不同的空间格局和功能配置体现出东西方历史文脉和审美情趣的不同。就建筑风格而言,鼓浪屿狭小的岛屿空间密集地汇聚了闽南传统民居、现代主义、装饰风格、西方古典复兴样式、折衷主义等多种建筑风格。同时,在1920年代到1930年代,鼓浪屿形成了极具当地建筑特色的厦门装饰风格建筑,这一建筑风格可以说是对闽南传统建筑与外廊式建筑形式、中西方装饰手法更加大胆的结合。日本著名建筑史学者藤森照信将其命名为厦门装饰风格,这个命名相当精炼准确地概括了这种风格的地域、时代和文化特色:立面上采用红砖墙与少量白色线条对比,延续了闽南红砖厝红砖白石的装饰传统;同时采用装饰艺术风格的装饰元素,并融合常见的传统装饰题材及西方古典元素。杨家园、李清泉别墅、亦足山庄等均为这类建筑风格的优秀代表,展现出华侨洋楼在对外廊式建筑本土化过程中进行的多方面尝试(图14)。
图14/厦门装饰风格建筑
就建筑宅院布局而言,既有更追求中式园林意境美的菽庄花园,也有更体现西式园林几何特征和装饰性的黄家花园,但整体上都广泛地表现为中西杂糅风格,以多样化的混杂形式表达了不同文化间的交流、并置与融合。比如,黄荣远堂的中式假山与中央的假山障景、建筑三层的攒尖小凉亭等形成空间上的呼应关系,同时又整体呈现出对称的几何式布局,为中西不同造园技法的直接对比与交叉运用(图15)。黄家花园的整体布局明显为巴洛克风格设计,而在具体装饰细节上,又讲究中国传统园林的对照与呼应关系(图16),在南、北楼前的椭圆平台线脚简洁,与中楼立面线条元素一致;亦足山庄于低处呈现出典型的意大利台地园林风格,铺设有几何形式的装饰小品,于高处则设有西式六角亭,通过曲折小径与别墅相通,展现了意大利台地园林风格与中式风格的交融。
图15/黄容远堂庭园轴线上的水景和太湖石
图16/黄家花园中楼前庭院布局鸟瞰(鼓浪屿管委会供图)
最后,建筑技术和材料上的多元和创新,反映出东西方建筑传统和技术体系价值体系的差异和影响。假山叠石作为中国古典园林中重要的造园要素之一,也应用于鼓浪屿众多的园林中。但其并不是单纯的模仿,而是在本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影响下有了独特的创新发展。菽庄花园的假山建造采用了当地珊瑚石,并邀请德国建筑师设计、使用洋灰、灰泥等近代材料建造了“十二洞天”等假山洞室,其形式肌理与多用太湖石江南园林殊异其趣(图17)。类似的材料与技术的交流创新在番婆楼庭院中也清晰可辨,其贴壁假山作为中式园林中常见的手法,却是由铁条、灰塑而成,并在外观肌理上模仿巴洛克装饰风格,呈现多元文化杂糅的独特魅力。毓德女学堂中的“三落住宅”建造时,为解决建筑屋顶跨度过大的问题,本地工匠将闽南红砖厝民居坡屋顶组合形式和外来的三角支架结构相结合,如此形成了一种有趣的屋顶形态。
图17/菽庄花园“十二洞天”假山石
这些不同和差异,逐渐在住区更新建设的过程中被相互理解和借鉴,最终体现为对岛屿整体宜居环境的共同塑造和维护,并在海岛的不同空间区域形成了中西融合的肌理环境,完善的功能配置和先进的基础设施条件,使鼓浪屿作为当时环中国海区域一处理想生活场所,得到海内外的广泛赞誉。华人洋楼及宅园的发展则更充分地展现了本土文化对西方文化和现代时尚元素的吸取,以及融合多种元素进行创造的能力,这些鼓浪屿人居环境中特色鲜明的构成要素,也成为闽南地区华人精英理想的生活居住模式得到广泛效仿。
2.2. 世界遗产框架下的价值标准
按照《世界遗产公约实施操作指南》中对于世界遗产突出普遍价值的标准,鼓浪屿符合标准ii、iii和iv。
标准ii:某一时间跨度或世界某一文化区域内,在建筑、技术、纪念物艺术、城镇规划和景观设计方面展示了人类文化之间的重要交流。
鼓浪屿的建筑特色和风格体现了中国、东南亚和欧洲建筑的文化价值观和传统的交融,这种交融的产生得益于岛上居住的外国人和归国华侨的多元性。岛上建立的聚落不仅反映了定居者从原籍地或先前居住地带来的影响,还混合形成了一种全新的风格——厦门装饰风格。这种风格在鼓浪屿发展并影响波及了广大的东南亚沿海地区以及更远的地带。就此而言,鼓浪屿见证了亚洲全球化早期各种价值观念的交汇、碰撞和融合。
标准iii:独特地或至少杰出地见证了一种文化传统、一种已经消失或依然存在的文明。
在早期全球化的浪潮中,鼓浪屿从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中期的发展轨迹是中国步入近代化历程的缩影,更是闽南移民文化开拓性和包容性的突出见证。衍生自中原汉文化,吸收了当地海洋精神的闽南文化,自古以来就兼具对汉文化核心价值的坚守和对异质文化的开放。19世纪后,大批闽南本土居民移民海外,成为全球化浪潮中文化、资本、信息交流的重要桥梁,构建了更具时代特色的移民文化。其深厚的民族特性、宽阔的文化包容力和强大的自我更新能力,随着20世纪后还乡移民群体在鼓浪屿推动的社区治理、公共设施建设、经济活动、文化创新等多个层面的近代化变革,以及对后世的深远影响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标准iv:某种建筑类型、建筑系综或技术系综或景观方面的,人类历史上某一个或几个重要阶段的杰出范例。
鼓浪屿是近代东亚和东南亚地区具有高品质和早期现代性特征国际社区的独特范例。经由多元文化群体参与管理和共同营建的鼓浪屿,在有限的岛屿空间内,组织出有机且功能完善的城镇空间结构,建造了风格多样且时尚的建筑宅园,引入了同时代最先进的社区公共设施,构成了完整且保存完好的岛屿历史景观,从而突出的展现了引领时代潮流的现代性,以及融合了中西文化的现代人居环境理念。
2.3. 鼓浪屿价值的支撑体系
作为申遗对象的鼓浪屿历史国际社区包含岛上近1000处历史建筑,全岛的历史道路体系,岛屿自然景观要素,以及各类文化遗迹,这是一个整岛申报的概念,完整的遗产体系共同支撑着鼓浪屿的价值表达。其中51组代表性历史建筑、4组主要历史道路、7处代表性自然景观与2处代表性文化遗迹被选出(图18),作为遗产代表性要素。鼓浪屿的人居建成环境,包括建筑、园林、设施与遗址、道路、景观等构成了一个整体,因此,在遗产类型上,它并非单纯的“建筑群”(groups of buildings)类型可以代表,而属于是“场所(site)。从《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定义出发,这一类型即指“从历史、审美、人种学或人类学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人类工程或自然与人联合工程,包括考古遗址等”。另一方面,虽然文化景观的定义“人类与大自然的杰作”乍看起来容易让人混淆,但根据《实施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操作指南》中对文化景观的界定,“文化景观通常能够反映可持续性土地利用的特殊技术,反映了人与大自然特定的精神关系”来看,作为“自然与人联合工程”的鼓浪屿,虽然其可持续土地利用方式和与大自然的联合让人称道,但并非其核心价值所在。因此,鼓浪屿虽然具有文化景观的某些特质和价值,但并不属于该类型。
图18/代表性遗产构成要素体系(包括建筑院落及实施、文化遗迹、自然景观和历史道路)
3. 对鼓浪屿价值的认同及反思
虽然在历史上鼓浪屿曾经是有名的现代化理想居所,但是在申报世界遗产之前,其国际知名度很低,在国内也因其特殊的历史背景而颇受争议。因此,与其他遗产地有所不同,鼓浪屿的申报目的有三:其中最重要的是希望其突出普遍价值获得国际、国内认可,从而提升文化自觉和文化认同;其次是加强旅游管控、提升遗产地的阐释与展示并改善游客体验;同时,意图借助申遗的契机加强社区参与、达到社区复兴的目的。
基于此,在申报时确立的价值体系是完善而互相关联的:标准ii说明文化交流的多元和深入的状态,标准iii阐述文化交流得以呈现丰硕成果的内在文化因素,标准iv表述文化交流成果的典范意义。在标准iii中,我们意图通过该条“文化或传统的见证”强调鼓浪屿所体现的闽南移民文化的民族特性、包容力和自我更新能力,
图19/1930年代的鼓浪屿社区功能
说明这是一种兼具对汉文化核心价值的坚守和对异质文化的开放的独特文化。还乡华侨群体和闽南本土居民、外来多国侨民一起,共同为鼓浪屿历史国际社区的营建做出了突出贡献。前述华人与外国人在鼓浪屿居住的数据对比即可说明。事实上,从1924年至1936年间,鼓浪屿工部局颁发的建筑执照中华人占75%,就说明岛上这一时期的建设超过七成都由华人主导(图19)。还乡华侨群体积极推动社区基础设施、文体娱乐、医疗、教育设施的营造和提升,同时还通过建筑风格,装饰题材、诗歌文学等方式积极弘扬着传统文化艺术和生活方式(图20、21)。20世纪初以后,正是由于华人华侨的突出贡献,才使得鼓浪屿建设成为当时理想的国际社区:一方面具有与自然景观有机结合且功能多样的城市空间结构,体现出自然与人文环境并重的现代人居理念;另一方面,鼓浪屿具有功能完善且同时代最先进的社区公共设施:这里是闽南地区最早引入西医实践(救世医院、博爱医院)的地方之一;这里拥有由“幼稚园-小学-中学-职业教育”(吴添丁阁、毓德女学校旧址、安献堂等)共同构成的教育体系,在20世纪的很长时间内代表了福建的最高教育水平。同时,这里还拥有着最先进的基础设施:丹麦大北电报公司是国内最早引进电报的地区之一,而华侨兴办的自来水公司、电话公司,其设备均属于世界领先水平。由此,鼓浪屿作为近代化的国际社区,也成为标准iv所要求的“杰出范例”。
图20/鼓浪屿华侨建筑对传统装饰题材和艺术手法的彰显
图21/菽庄花园中菽庄吟社的诗词题刻
然而在咨询机构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OS)的评估过程中,专家组首先认可了标准ii,其后在两次补充材料与沟通之后确认了标准iv。但角度与文本大相径庭,“人居环境理念”和“社区先进性”的突出普遍性并未受到专家的青睐,而是认为“鼓浪屿是厦门装饰风格建筑的杰出代表,反映了东南亚地区的建筑从传统的地方风格向现代主义和国际化的过渡。”使标准iv呈现偏向于风格变化的解读。另一方面,标准iii始终未获得认可。专家组认为,闽南移民文化的普世性较低,且时间较为短暂(100年左右),并不适合使用偏向于较长时间内有普世价值的文化传统见证标准;同时,鼓浪屿的近代化进程和地理位置都十分特殊,也无法将其作为中国近代化或者东南亚地区的代表。
诚然,对于价值标准的不同阐释并不影响鼓浪屿申报世界遗产的结果。但是,咨询机构所认同的标准ii和标准iv,将重点集中于“多元文化交流”这一最显著特点和“厦门装饰风格”这一建筑上的价值,虽然闽南移民文化的作用在简要陈述、突出普遍价值综述和标准ii、iv中亦有所体现,但最终没有通过与文化传统直接对应的标准iii予以更充分的肯定,这种“扁平化”的处理,对于鼓浪屿价值的全面阐释和公众理解,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
4. 结论
鼓浪屿的发展和建设成就,是中外多元文化在社会治理、人居环境营造、建筑与园林艺术、文化生活等领域广泛、深入交流的物证。在这不到百年的时间内,鼓浪屿经历了从传统聚落到殖民风格居留地,再到兼具国际化与本土化特征的现代社区的跨越发展;其岛上保存完好的历史遗存真实完整地记录了这一曲折的发展进程和鲜明的风格转变,浓缩了一个激烈变革的时代,显现出主导了鼓浪屿不同阶段更新发展的群体特质。由此,经由多元文化群体参与管理和共同营建的鼓浪屿,在有限的空间内,充分结合海岛优美宜人的自然条件组织出有机且功能完善的城镇空间结构,建造了风格多样且时尚的建筑宅园,引入了同时代最先进的社区公共设施,构成了完整且保存完好的岛屿历史景观,从而突出展现了引领时代潮流的现代性,以及融合了中西文化的现代人居环境理念。
图22/鼓浪屿岛全景(鼓浪屿管委会供图)
从以前以“殖民文化”为关键词对同类遗产的定义演变到今日更加强调文化多元影响的“共享遗产”概念,体现了整个世界从“西方中心论”到“多元文化共存”思想的演变和发展。通过对共享遗产的保护,可以提示人们本土文化在外来文化的影响下,并不是被征服以致消亡,而是可能通过有识之士的吸纳、借鉴,巧妙地与自身文化融合而形成新的文化,并随着时间的流逝成为本土文化和传统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鼓浪屿历史国际社区正是这样一处具有自身特色和典型代表意义的共享遗产。这在文化间依然会不断爆发激烈冲突的当代,更值得世人了解和分享(图22)。